AI化重构

搜索文档
德勤中国TMT行业主管合伙人程中:企业的AI化已成趋势,重构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4:40
生成式AI价值转化与治理挑战 - 生成式AI热潮下企业面临价值挖掘与风险防控失衡的挑战 传统风险管理框架难以适配新技术变量[1] - 企业需将生成式AI治理作为优先事项 通过人员权责明确、全流程合规控制和技术平台协同来保持竞争优势[1] - 企业竞争焦点从"是否采用AI"转向"如何高效实施" 关键在于快速将技术转化为实际业务流程增效 需优先投资可验证回报的案例[1] 企业AI化实施阶段与挑战 - AI化重构需经历四个阶段:战略愿景阶段存在管理层ROI预期与实际落差 部门间缺乏协同[2] - 试点探索阶段面临价值量化难题 IT与业务部门协作不畅 模型部署与业务流程脱节[2] - 深度嵌入阶段业务团队对传统流程存在路径依赖 对AI决策信任不足[2] - 财务映射阶段难以量化间接收益如客户满意度提升等[2] 传统企业AI升级方案 - 采用轻架构将AI能力封装为API服务降低核心系统重构压力[3] - 通过软集成使用智能体/RPA/AI协同工具将AI接入而非替代现有流程[3] - 分布式演进聚焦高ROI和高数据成熟度场景优先落地 如客服/报告生成/供应链预测[3] - 为规避技术路线颠覆风险 需保持技术选型灵活性并提前布局新兴技术[3] AI幻觉风险与应对 - 大模型幻觉表现为输出流畅但存在事实错误或逻辑不严谨 可能损害业务判断和合规性[4] - 结构性幻觉风险最高 出现在表格/图表/摘要输出时 表面逻辑清晰但基础数据虚构[5] - 建议构建多层防线包括人工审核/事实核查/留痕机制 通过输出准确率评估和运营数据建模量化隐形成本[4][5] AI智能体战略实施 - AI智能体应定位为"增强工具"而非"替代者" 需重新定义人机价值边界[5] - 媒体行业应用需设置AI使用红线 敏感内容必须人工审核 编辑应参与Prompt调教和标准制定[5] - AI写稿存在缺乏深度/事实偏差/版权纠纷等风险 建议从基础场景如资讯/数据稿起步[6] AI治理范式转型 - 有效治理需从被动转向主动 涵盖战略/组织/技术/文化四个层面[7] - 战略需明确AI发展目标与定位 组织应设立专门治理团队监督合规与风险[7] - 技术需采用可解释AI和数据治理工具 文化需培养员工AI素养和正确使用意识[7] AI安全价值体现 - AI安全投入可通过防止数据泄露避免客户流失 满足合规要求避免巨额罚款[8] - 安全可靠系统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促进复购与口碑传播间接增加营收[8] - 某金融服务公司集成AI到网络安全架构后 事件响应时间减少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