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icon
搜索文档
Nature:类器官重磅突破,首次生成具有代谢功能的成人肝细胞类器官,为肝病建模和治疗带来新平台
生物世界· 2025-04-28 04:04
肝脏类器官研究突破 - 庆应义塾大学团队成功从冷冻保存的成人肝细胞培养出具有代谢功能的肝细胞类器官,突破传统肝细胞仅维持1-2周功能的限制[2][3] - 使用抑瘤素M(OSM)处理使肝细胞类器官增殖量达百万倍,并维持分化能力长达半年[2][3] - 类器官形成类似肝脏的索状结构和胆小管网络,具备葡萄糖、尿素、胆汁酸、胆固醇等合成功能,代谢能力与体内肝细胞相当[4] 技术机制与功能验证 - Wnt/STAT3信号通路联合激活实现肝细胞类器官长期自我更新,YAP激活促进增殖但会导致胆管细胞分化[3] - OSM激活的STAT3既能诱导肝细胞增殖(百万倍),又抑制胆管化生并维持肝脏特性[3] - 类器官成功异种移植至肝功能失调小鼠体内,完全替代原有肝细胞并恢复功能[9] 疾病建模与治疗潜力 - 类器官可模拟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药物治疗后脂质消失,为肝病研究提供新模型[6] - 通过基因编辑构建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模型,推动遗传性肝病研究[6] - 冷冻保存的肝细胞转化为类器官可恢复增殖能力,移植实验显示再生治疗潜力,规模化后或改变肝移植格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