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蛋白玉米
icon
搜索文档
康农种业(837403):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品种制胜,扩大全国销售版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05:4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市值45亿元 较2025年9月23日收盘价有90%涨幅空间 [2][8] 核心观点 - 康农种业是育繁推一体化玉米种业企业 以品种优势扩大全国市场布局 2022-2024年营收CAGR达30.5% 利润CAGR达42.1% [7] - 核心品种康农玉8009在黄淮海市场表现突出 2024年销量达716.53万公斤 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1.09亿元同比增长410.4% 显示强劲增长潜力 [7][83] - 公司通过"企业+农户"制种模式优化成本结构 若自繁比例提升至10-30% 可带动毛利率上升1.2-5.0个百分点 [7][38] - 转基因品种储备充足 与大北农等头部企业合作 已获批转基因生产经营许可证 形成西南领跑-黄淮海跟进-东北提升的发展格局 [7][9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6.8% 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55.2%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1.23/1.50亿元 同比增长16.4%/27.9%/22.2% [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9.5% 较2024年全年35.8%显著提升 [6]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5/19/16倍 低于可比公司47倍均值 [6][102] 行业分析 - 玉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2025/26年度预计总供给2.96亿吨 总消费3.00亿吨 [66] - 种子市场供需失衡 2024/25年度供需比达175% 但高产优质品种享有结构性红利 [67] - 高蛋白玉米推广前景广阔 蛋白含量每提高1% 豆粕用量可下降约2% [7][50] - 政策鼓励选育新品种 转基因产业化推进将加速行业洗牌 2025年转基因品种初审达97个 [69][72] 区域市场拓展 - 西南市场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4% 但通过新品迭代有望恢复至2023年水平 [7][77] - 黄淮海市场玉米产量占比29.3% 康农玉8009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预计有5-7年快速增长期 [7][86] - 东北市场玉米产量占比43.1% 公司与当地农科院深度合作 多品种蓄势待发 预计2027年起规模销售 [7][94] 品种优势 - 康农玉8009适应5500-6000株/亩高密度种植 比传统密度提升40-70% [84] - 2025年西南主推美谷999、康农玉517等新品种 区域试验亩产达534-739公斤 比对照增产6.7-7.7% [79] - 黄淮海后续品种弘农816示范田亩产达1620斤 比对照增产180斤 [92]
康农种业(83740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2:0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投资者交流网络会议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5月8日,地点为进门财经网络会议 [3] - 参会单位众多,包括上海昭云投资、敦和资产等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彭绪冰,董事、董事会秘书李丹妮,财务负责人邓恢勇 [4] 康农玉8009相关情况 - 是稀植大穗向密植中穗发展的代表性品种,登上2024年玉米高产品种榜单,2024年推广面积快速增长 [6] - 被纳入“种粮一体化”探索范围,未来在黄淮海区域市场占有率有望大幅提升 [6] - 公司加强后续品种研发布局,多个新品种在审定阶段,可提高市场竞争力 [6] 转基因层面进展 - 已办理转基因生产经营许可证,审定的康农20065KK表现良好,今年安排300多亩示范种植,计划明年扩大生产 [6] - 西南地区有品种处于示范制种阶段,黄淮海和东华北地区积极参与区域试验 [6] 高蛋白玉米储备及增量 - 优质蛋白玉米粗蛋白(干基)大于10%、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粗蛋白(干基)8.6%左右、赖氨酸含量0.2%左右 [8] - 公司2018年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致力于高蛋白优质品种筛选研究 [8] - 康农玉9号、康农玉555、尚谷999等品种蛋白含量达12%以上,高出国家标准 [8] 区域规划和定位 - 西南区域实现品种迭代,今年试行大单品计划 [9] - 东华北区域处于调整阶段,吉农玉198和桦单568抗病性良好,吉农玉198调整种植模式后有望支撑业绩,多个新品种在东北生产试验 [9] 募投项目进展及作用 - 年产1.2万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项目2024年9月30日达预定使用状态,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收益47,253,459.80元 [10] - 杂交玉米种子加工技改提升(四期)项目预计2025年9月30日达预计可使用状态,已主体完工 [10] - 提升公司加工仓储能力,解决产能瓶颈,提升种子质量,完善“育繁推一体化”布局,提高市场份额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