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观点

搜索文档
志愿服务促进青年精神生活富裕的意蕴
中国青年报· 2025-08-26 22:48
志愿服务对青年精神建设的核心作用 - 志愿服务为青年追求精神生活富裕提供重要选择 在促成青年精神生产 满足精神需要以及进行精神享用的全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1] 精神生产实践通路 - 志愿服务为青年参与社会生活 改造社会环境并促进自身精神发展提供具体实践路径 通过实际行动解决社会问题 在利他性实践中感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2] - 青年能将志愿服务中获得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识 通过辨析 归纳和总结上升为规律 原则 价值等高阶理性认识 再塑个人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3] 满足精神需要资源 - 志愿服务从情感 认知 道德 意志等多维度为青年提供精神资源 青年通过基层帮扶掌握志愿服务实施层面知识 通过大型赛会服务把握组织层面要求[4] - 青年在志愿服务中内化"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乡村振兴 社区关爱 抢险救灾等多元实践中将其转化为个人成长的价值坐标[5][6] - 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场景 帮助青年深刻体会"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等价值目标 将对人类解放的终极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7] 精神享用窗口 - 青年通过对接个人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获得现实获得感 在社区帮扶中促进认知从"自我中心"向"他者关怀"转变 在文化传承中从被动接收者变为主动传播者[8] - 志愿服务通过社会互动生成认同感 青年在助残帮扶中获得服务对象肯定 在医疗义诊中获得他者评价 将这些碎片化认可转化为稳定的身份认同[9] - 志愿服务搭建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桥梁 青年在科技助农中获得自我效能感提升 在环境整治中直观感受自身行动的社会意义 实现个人成就目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