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院前医疗急救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两部法规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每日商报· 2025-09-29 00:35
商报讯(记者 黄家欢)昨天,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办法》及《浙江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有关情况。据悉,两部法规均于省十 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明确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拒绝用户办卡的具体情形 对异常互联网账号所关联注册的账号重新核验 为提高公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实施办法》单设宣传教育一章,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反电信 网络诈骗宣传教育体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在针对性、精准性方面,要求有关部门和村(居)民委员 会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和形式,结合重点行业、区域、群体的特点和案件态势,开展进学校、进社区等活 动。在时效性方面,要求公安机关及时发布新型典型案例及相关警示信息,电信业务经营者等单位及时 向服务对象推送。 《浙江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坚持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这一定 位,合理布局急救站点。具体来看,《条例》完善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要求建设具备病毒、细菌等生 物防控要求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能力的急救点,要求建立应对化工园区灾害、海上事故等医疗救治与 转运工作协调机制;明 ...
为非急救医疗转运铺好路(大健康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7 22:46
院前医疗急救与非急救医疗转运 - 院前医疗急救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财政保障体系成熟,全国统一呼叫号码120,由急救指挥中心统一调派[7] - 非急救医疗转运多数市场化运营,无全国统一呼叫号码和服务规范,由不同体制公司承接,可跨省市服务[7] - 两类服务本质差异:院前急救必须派车救治,非急救转运需先评估收费且为预约性服务[7] "黑救护车"乱象特征 - 低成本改装车辆,冒充正规救护车外观,未经审批盘踞医院周边揽客[8] - 随车医疗设备简陋或失效,途中加价现象普遍(如陕西案例中途加价400元,广东3公里收费1800元)[6][8] - 缺乏专业医护人员,延误救治风险高,监管涉及卫健、公安等多部门但职责不清[8][10] 供需失衡与监管挑战 - 北京30%-40%急救呼叫量实为非急救需求,但法规禁止急救资源用于非急救转运[10] - 非急救转运企业审批分散在交通、工商等多部门,缺乏法律明确界定营运性质[10] - 患者家属价格敏感易选择低价服务,忽视医疗安全导致权益受损[9] 行业模式探索进展 - 北京整合120/999体系,120专攻急救,999转向非急救转运和航空医疗[12] - 全国现有三种模式:120分设专线(如天津962120)、社会化运营(南京/无锡)、政府调度平台(湖南12320)[13] - 国家卫健委2023年方案要求重点城市试点统一呼叫调度,分类管理急救/非急救需求[15] 政策与行业规范建议 - 需国家层面制定非急救转运法规,明确车辆/人员/设备标准及收费原则[15][16] - 建立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医疗机构搭建平台引入社会力量[15] - 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卫健牵头打击"黑救护车"并建立动态考核体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