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转债市场供给收缩

搜索文档
南银转债进入退市倒计时 银行转债降至8只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34
银行转债退市情况 - 南银转债将于7月18日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成为本月第二只被摘牌的银行转债和今年第四只被摘牌的银行转债 [1] - 南银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为7月14日 最后一个转股日为7月17日 投资者可选择按8.02元/股转股价格转股或以100.1537元/张被强制赎回 [2] - 杭银转债于今年7月7日摘牌 累计转股比例达99.39% 未转股余额仅剩0.61% [2] - 苏行转债于2025年3月17日在深交所摘牌 未转股率仅0.07% [2] - 齐鲁转债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最后交易日为8月8日 最后转股日为8月13日 将于8月14日摘牌 [3] 银行转债市场变化 - 截至7月14日银行转债数量降至8只 预计8月和10月还将各有一只转债退市 银行转债规模将大幅缩减 [4] - 银行转债余额从2023年高峰的近3000亿元减少至1500亿元之下 市场占比由峰值40%下滑至约20% [5] - 发行高峰集中在2019-2022年 受银行板块长期破净估值导致股权融资困难及监管审核趋严影响 新发渠道基本停滞 [5] 退市影响与机构配置调整 - 银行转债退市导致大额可转债供给减少 可能造成公募基金持仓规模阶段性收缩 加剧优质大额转债稀缺性 [5] - 投资者持仓结构将调整 资金可能向久期较长的公用事业类转债等稳定分红品种转移 [5] - 各类基金对银行转债呈现持续减配趋势 一级债基相对有韧性 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及偏债混合基金显著减仓 [6] - 市场整体供给收缩使存量银行转债稀缺价值提升 对可转债市场整体估值形成支撑作用 [5] 银行资本结构优化 - 提前赎回可转债能加速银行一级资本补充 增强资本实力并优化资本结构 [4] - 杭州银行可转债转股完成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接近0.8个百分点 [4] - 提前赎导向市场传递银行财务状况良好、经营稳定的积极信号 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 [4]
杭银转债今日摘牌 6只银行转债年内到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03:21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杭银转债正式摘牌 银行转债存量降至9只 且持续减少趋势明显 [1] - 齐鲁银行公告行使"齐鲁转债"提前赎回权 成为年内第四只触发强赎的银行转债 [1] - 2025年至少6只银行转债将退出市场 包括已摘牌的中信转债和即将到期的浦发转债 [1] 齐鲁转债详情 - 齐鲁转债触发赎回条款因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 [2] - 该转债发行规模80亿元 期限6年 初始转股价5.87元/股 当前转股价5元/股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转股26.6亿元 转股比例达11.06% [2] 其他银行转债情况 - 杭银转债累计转股149.08亿元 转股比例高达99.39% 转股股数13.11亿股 [3] - 南银转债将于2025年7月14日停止交易 7月17日停止转股 7月18日摘牌 [3] - 苏行转债已于2025年3月17日摘牌 为年内首只触发强赎的银行转债 [3] 银行板块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年内上涨17.7% 板块42只个股全部上涨 18只创历史新高 [4] - 浦发银行表现最佳 年内涨幅达41.69% 为板块唯一涨幅超40%的个股 [4] 银行转债规模变化 - 中信转债未转股率仅0.14% 浦发转债500亿元规模将于10月28日到期 [5] - 信达证券增持浦发转债1.18亿张 占总发行量23.57% 市值达132.52亿元 [5] - 当前银行转债存量规模不足1500亿元 较2023年高峰期的3000亿元大幅下降 [6] 市场影响分析 - 银行转债市场占比从峰值40%下滑至约20% 供给端枯竭是主因 [6] - 机构投资者配置策略分化 部分基金转向高息银行信用债或其他可转债替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