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救护放归

搜索文档
“天线宝宝”毕业了!——西宁救护猞猁重返山林记
新华网· 2025-10-01 00:58
这是工作人员在救护放归猞猁"天线宝宝"。新华社发 2022年3月,在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利用一处废弃羊圈,建造了面积100平方米的避 难所,对"天线宝宝"实施野化训练。 新华社西宁9月30日电(记者李宁)今年3月以来,雪豹"凌小蛰"的救护故事引得全网追更,它"朋友圈"里的猞 猁、兔狲、荒漠猫等"神奇动物"的救护故事也开始为大家熟知。 作为全国首例救护后成功野化放归的猞猁,"天线宝宝"从救助到饲养再到放归的感人故事,更成为一线野生动物 救护人员热忱与坚守的见证。 时间回溯到2021年4月6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在牧民家中救护了一只偷羊被捉的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并于当晚将该猞猁送至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 随后,救护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金艺鹏教授团队联合检查判定,该只猞猁为雄性,11月龄左 右,右眼失明,体形消瘦。救护中心副主任齐新章介绍,由于耳尖毛簇形似天线,它被命名为"天线宝宝"。 据介绍,"天线宝宝"刚刚获救时角膜水肿、右眼失明,无法捕食猎物,继而出现营养不良、体质极度虚弱等症 状。 经过一年的针对性治疗,"天线宝宝"体重从12千克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