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相关性肝病(ALD)

搜索文档
喝酒为何伤肝?最新Nature论文揭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方法
生物世界· 2025-08-23 04:03
酒精相关性肝病(ALD)的发病机制突破 - 长期饮酒抑制小肠杯状细胞中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4(mAChR4)的表达 导致杯状细胞相关抗原通道(GAP)形成减少 进而破坏肠道抗菌免疫功能并促使微生物向肝脏易位 [4][7] - 微生物通过受损肠道屏障进入门静脉循环 引发肝脏组织炎症损伤 这是酒精破坏肠道免疫稳态的新机制 [7] 治疗策略的关键信号通路 - 激活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因子(IL6ST/gp130)可上调mAChR4表达 恢复GAP形成并诱导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产生IL-22 从而增强上皮防御和抗菌肽分泌 [8] - 直接激活杯状细胞中的mAChR4足以预防酒精引起的脂肪性肝炎 表明靶向mAChR4的激动剂具有治疗潜力 [4][9] - 调控IL6ST信号可恢复肠道屏障完整性和抗菌防御 形成双管齐下的免疫治疗方法 [9] 研究的广泛意义 - mAChR4-IL6ST-ILC3-IL-22信号轴改变了对ALD发病机制的理解 强调肠道上皮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关键性 [8][9] - GAP在维持上皮和免疫稳态中的作用可能适用于其他肠道相关疾病 如炎症性肠病和代谢紊乱 [9] - mAChR4作为连接神经信号与免疫功能的关键受体 突显了神经免疫交互作用在组织稳态中的重要性 [9] 临床转化前景 - 通过激活mAChR4或IL6ST恢复GAP形成 为治疗ALD提供了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方法 有望解决当前无药可医的局面 [4][10] - 该研究融合神经免疫学、微生物学和肝病学 揭示了肠道微生物易位是ALD中慢性炎症和终末器官损伤的关键驱动因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