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过度控制
icon
搜索文档
永远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05:50
"牛奶别洒了!小心点!" (原标题:永远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很多父母在带孩子的时候,总喜欢事无巨细地制止与指责孩子。 比如,有些家长过于执着于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在餐桌上不断地劝食、喂饭,甚至因为孩子不吃某种 食物而大发雷霆。 当孩子在一些小事上做不好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纠正他们,指导他们:"怎么这么粗心,总是写错 字""怎么这么胆小,不敢表达自己""怎么总是做错事"…… 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过度纠错会让孩子陷入"自卑情结",长大后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别人。 比外界的批评更有杀伤力的,就是来自父母的否定。对孩子的过度控制,才是孩子难以承受之重。 所以,那些真正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01 无关紧要的事:不责备 在孩子成长旅程里,我们很多父母总是不自觉地扮演"纠错员"的角色。 "衣服得乱七八糟,赶紧换了。" "不要玩水,小心鞋子会湿掉。" "端碗的时候,不要乱跑,说了多少次了" 这些看似是对小问题的纠正,实则给孩子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对孩子心理而言,过度在无关紧要处责备,极易损伤他们的自信心。原本积极尝试新事物的他们,会因 害怕犯错遭责,变得畏缩不前。 长此以往,孩子面对新挑战时,脑海里首 ...
父母教养行为如何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01:30
父母教养行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 父母教养行为包括温暖关爱、行为监控、自主支持、严厉惩罚、拒绝放任、过度控制六类,前三者为积极教养行为,后三者为消极教养行为 [3] - 研究采用三水平元分析和相对权重分析方法,纳入155篇文献,共123,917名被试,时间跨度为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 [2] - 孩子心理健康指标选取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状态指标,抑郁、焦虑作为消极状态指标 [3] 积极教养行为的影响 - 温暖关爱是对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保护因素,解释率达70.05% [4] - 自主支持能促进孩子积极发展,解释率为25.00% [4] - 行为监控对孩子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但解释率最低,仅为4.95%,可能因监控水平超出有效范围或需其他条件支持 [4] 消极教养行为的影响 - 拒绝放任是对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的风险因素,解释率达55.77% [5] - 过度控制和严厉惩罚的解释率分别为22.12%和22.11%,均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5] - 严厉惩罚可能通过剥夺安全感或作为其他风险因素的中介变量影响心理健康 [6] 家庭教育建议 - 最佳教养行为应是带有温度的条件反射,而非固定程序 [6] - 提倡多倾听、少冷漠,多放手、少控制,多引导、少惩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