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教育

搜索文档
夯实边疆教育的发展基石
人民日报· 2025-06-17 22:10
边疆教育发展 - 谢依特小学成为克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距离边境线47公里,主要由柯尔克孜族学生组成 [1] - 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促进当地教育发展、民族团结、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积极作用 [1] - 边疆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举措,关乎民生福祉 [1] 教育实践与创新 - 边疆教育因地制宜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如帕米尔高原"马背小学"、云南独龙江乡"云上课堂"等 [2] - 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面向边疆地区开办"定向班",创新设置"英模班"和"劳模班" [2] - 广西实施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2] - 西藏那曲市与辽宁省合作打造智慧教育"高速路",让优质资源直达高原偏远地区 [2] 文化融合与共同体意识 - 云南红河州利用22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组织艺术活动"进校园" [3] - 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开设"石榴籽课堂",讲好"草原骑兵"故事,组织蒙汉学生共绘民族交融图谱 [3] - 边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3]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强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投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3] - 教育在兴边富民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 [3]
青春力量点亮边疆教育“烛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2 01:11
边疆教育发展 - 支教志愿者在促进边疆教育发展、民族团结和兴边富民中发挥重要作用[1] - 青年人才从短期支教向长期从教转变,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角色升级[1] - 已有超过12万名青年学子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与边疆教育事业[1] 师资队伍建设 - 培养信念坚定、素质过硬的青年师资队伍是边疆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1] - 优秀支教志愿者通过"特岗教师计划"转化为青年教师力量[1] - 需统筹制度保障与资源支持,吸引青年人才并建强教师队伍[2] 人才引进机制 - 通过扩大教师编制、提高补贴待遇、增加升学就业支持等措施增强岗位吸引力[2] - 建立"学科师资动态共享池"促进优质师资流动,强化柔性引进计划[2] - 校地共建青年教师发展系统,建立分层培训体系帮助快速成长[2] 人才激励措施 - 强化物质和精神双维度激励,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和社会荣誉感[2] - 健全成长保障措施,激发青年教师岗位建功的内驱力[3] -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引导青年教师专注能力提升和教书育人[3] 高校参与情况 - 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青年学子积极参与新疆基层教育和民族团结工作[5] - 鼓励更多青年人才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5] - 青年人才通过基层教育、社会治理等途径为边疆发展贡献力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