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战结合

搜索文档
制造企业如何实现 AI 产品经理“能力复制”?|极客时间 AI 人才培养实践
AI前线· 2025-09-16 04:41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是企业创新与效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力 国务院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在创造新岗位和赋能传统岗位方面的作用 探索人机协同的新型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2] - 企业投入AI培训后员工难以将所学转化为实际业务价值 存在学用脱节痛点[3][4] - 通过OMO训练营的混合式培养模式成功实现AI能力提升和项目落地效果 采用线上+线下+实战方式[4] 项目背景 - 行业龙头制造企业IT部门提出30余个AI项目需求 覆盖智能客服 供应链优化 营销洞察 生产质检等核心场景[6] - 内部缺乏具备AI产品能力的项目经理 现有产品经理缺少AI项目经验 无法完成需求分析和技术选型[6] - 传统外部培训无法针对企业特定场景深度赋能 需要建立自主化体系化的培养机制[6][7] 解决方案 - 量身定制AI产品经理OMO训练营方案 以业务场景为导向 以实战项目为牵引 以能力提升为目标[8] - 采用三阶段闭环培养模式:线上导学与基础赋能 线下集训与工作坊实战 项目实战与持续答疑[9][12] - 课程覆盖AI产品全链路 包括AI大模型基础 RAG开发 AI原生应用等核心知识[11][12] 课程体系 - 第一阶段线上学习AI大模型基础 RAG开发 AI原生应用入门[12] - 第二阶段线下授课内容包括AI产品思维 RAG技术开发 Dify智能体搭建 大模型API应用[12] - 第三阶段直接承接企业真实AI项目 完成需求分析到原型开发全流程[12] 能力模型 - 网级AI PM注重单点智能化场景ROI和AI工具链基础应用[13] - 高级AI PM关注产品线级LTV提升和AI平台化能力建设[13] - AI产品息版负责企业级AI转型财务模型和技术路线决策[13] - CPO/CEO层级制定产品战略和AI产品创新与盈利模式平衡[13] 讲师配置 - 双讲师配置 刘老师拥有近二十年IT行业经验 曾服务IBM和Oracle 擅长AI大模型应用开发和系统架构设计[19] - 王老师作为AI实战专家 专注于AI Agent开发和RAG技术落地 具有丰富项目交付经验[19] - 刘老师负责AI产品思维框架和技术架构 王老师主导实战环节包括FastGPT智能体搭建和Dify平台操作[19] 项目成果 - 学员满意度高 课后调研评分9分以上(满分10分) 认为课程实用性强内容系统讲师专业[21] - 培训内容直接应用于业务场景 包括搭建智能问数系统 开发政策自动爬取工具 推动AI辅助公文写作[22] - 企业成功培养30余名具备AI产品能力的项目经理 初步解决AI项目无人可用困境 建立可复制的人才培养体系[22] 案例启示 - 培训必须与业务场景深度结合 学完就能用 用了就有效[24] - OMO训练营实现三大突破:以实战代替理论 以业务场景为牵引 以闭环服务为保障[25] - 训战结合模式可复制到零售 金融 物流 医疗等多个领域 成为企业AI内训标杆方案[26] 结语 - AI是推动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 需要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AI人才队伍[28] - 通过体系化内训+实战化项目+持续性赋能 企业可在短时间内培养自有AI产品经理团队[28] - 实现从外部输血到自主造血的关键转变 把AI能力种在组织内部[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