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肠道屏障完整性
icon
搜索文档
Cell重磅:揭开艾滋病患者肠道屏障受损之谜,而这种糖尿病药物可实现逆转
生物世界· 2025-09-13 04:03
艾滋病治疗现状 - 全球约3800万人感染HIV病毒,艾滋病构成全球公共卫生重要威胁 [2] -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通过联合用药抑制HIV病毒复制,将病毒载量控制在低水平,使艾滋病从致命疾病转变为长期可控状态 [2] - 但接受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仍持续存在肠道屏障完整性破坏现象,这是艾滋病进展的核心环节 [2] 最新研究成果 - 2025年9月11日,麻省总医院/MIT/哈佛大学拉贡研究所在Cell发表研究,揭示HIV感染者肠道屏障破坏机制 [3] - 研究发现HIV感染者的结肠驻留记忆CD8+T细胞存在免疫代谢缺陷,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和屏障功能破坏 [4] - 具体机制为CD8+T细胞下调脂质传感器PPARγ表达,导致细胞内脂滴减少和脂肪酸氧化功能受损 [4][7] - 这些代谢异常的CD8+T细胞通过从肠道上皮细胞摄取脂质,最终引发上皮细胞凋亡 [4][7] 治疗突破 -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已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逆转CD8+T细胞的代谢缺陷 [4] - 罗格列酮治疗可恢复CD8+T细胞中的脂质稳态,消除肠道上皮细胞凋亡现象 [7][9] -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证实PPARγ依赖性代谢失调确实导致肠上皮细胞凋亡和屏障破坏 [9] 临床意义 - 肠道屏障破坏导致微生物产物易位,引发慢性全身性免疫激活,促进HIV相关非传染性疾病发展(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中风) [6] - 尽管ART改善了HIV感染者生活质量,但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持续推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6] - 该发现不仅有助于开发改善HIV感染者肠道屏障完整性的新疗法,也为其他肠道屏障受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提供潜在治疗策略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