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群众支持
icon
搜索文档
“不带枪出去,也要带情报回来”(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7-17 22:02
核心观点 - 抗战老兵孙洪秀分享战斗经历与革命精神 强调群众支持对军队作战的关键作用以及武器装备进步对战斗力的影响[6][7][11] 军事经历 - 孙洪秀1943年参加新四军 最初担任通信员并执行情报搜集任务 常伪装成店铺伙计用毛驴送货传递情报[7] - 部队物资紧缺 新兵领用驳壳枪但无多余弹药练习 执行任务时常需不带枪以避免暴露身份[7] - 参与攻打敌人地堡 用手榴弹迫使敌人投降 战后仅取敌军装备而不拿百姓钱粮[9] - 最艰难战役发生在江苏 敌军据守护城河城墙导致七八十人牺牲 最终用迫击炮三发炮弹攻破城门[9][10] - 作战期间每日主要活动为吃饭走路打仗 从江苏至东北再到广西全程依靠步行[11] 群众关系 - 军队高度依赖群众支持 在东北期间百姓提供乌拉草防冻疮并提前备好米和热水[11] - 为维护群众关系 战士主动帮百姓大扫除 遵守不踩庄稼不拿一针一线的纪律[11] - 孙洪秀转业后持续深入群众 在公安检察院粮食局等多部门保持亲民作风[11] 装备对比 - 孙洪秀指出当前步枪弹容量达30发 远超抗战时期5发子弹的装备水平[6] - 强调精良装备对战绩的提升作用 认为当年若有现役装备可取得更好成果[6] 精神传承 - 孙洪秀坚持宣讲抗战故事与革命精神 旨在让新一代理解国家强大的来之不易[12] - 虽已百岁仍每日关注新闻 并深入军营与官兵分享战斗经历[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