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神病人犯罪责任认定
icon
搜索文档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是否适用南昌景区凶杀案
观察者网· 2025-08-13 09:16
案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 19岁大学生在南昌景区遭杀害 行凶者席某某有精神疾病诊疗史引发公众对刑责豁免担忧 [1] - 行凶者因搭讪遭拒实施暴力 持剪刀连续捅刺手段凶残目标明确 [2][3] 中国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责任规定 - 刑法第十八条确立三级责任框架:完全丧失能力者强制医疗 间歇性患者正常时犯罪担全责 部分丧失能力者可从轻但需担责 [1] - 刑事责任认定采用医学与法学混合标准:需同时满足罹患精神疾病且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 [1] 司法实践与历史案例参照 - 2020年李某锋案主张醉酒精神分裂症未被采纳 因鉴定显示作案时精神正常最终判处死刑 [2] - 仅凭病史记录不自然免责 需经严格医学和司法程序 本案因舆论关注需经最严格检验 [2]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体系现状 - 诊断标准存在主观性不统一 鉴定机构水平参差 诊疗记录真实性存疑 [2] - 临时性精神病等模糊概念常被滥用 存在花钱买证明灰色产业链 [2] 法律执行难点与认定标准 - 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判断无标准 依赖司法人员主观经验 [2] - 鉴定结论存在不一致性 初鉴与重新鉴定结论可能不同 控辩双方常申请重新鉴定 [2] - 最终采纳取决于法官综合所有证据材料进行主观判断 [2] 犯罪行为特征与责任能力评估 - 针对完全无辜陌生人施暴 行为模式展现明确目的性与控制力 [3] - 难以符合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法定免责标准 [3] 社会舆论与司法公正考量 - 公众对恶性犯罪从轻处罚存在天然抵触 易引发对司法公正质疑 [3] - 若因精神病史从轻处罚可能造成对受害者二次伤害 加剧公众对法律漏洞担忧 [3] - 需权衡朴素正义观与社会安全底线诉求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情绪需重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