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区食堂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从烟火气里寻找基层治理良方(一线行走)
人民日报· 2025-06-02 21:43
社区治理与民生服务创新 - 无影山中路社区通过打通党群服务中心空间腾挪出120多平方米建立"乐邻"食堂,解决老年人助餐需求[1] - 社区党委书记通过多方协商募集30多万元资金支持食堂建设[1] - 食堂运营采用三方监督机制(社区两委、食堂负责人、居民代表)确保食品安全[1] 社区食堂运营模式 - "乐邻"食堂为60岁以上老人、新就业群体和环卫工人提供优惠套餐,同时推出晚间小炒实现收支平衡[1] - 食堂运营近一年辐射周边5个社区和30多家单位,形成规模化服务效应[2] - 部分社区食堂结合商业运营模式与助老业态(如青年夜校的烘焙、摄影课程)增强抗风险能力[2] 便民服务创新实践 - 名泉春晓社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电商运营等课程吸引居民参与[2] - 部分社区推出延时、错峰服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2] - 服务成功核心在于精准对接需求、盘活资源(如人大代表协商筹资)和创新服务形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