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美育

搜索文档
松江构建“社会大美育”课堂体系 一校一品 文化传承可触摸
解放日报· 2025-09-26 01:37
记者 李成东 校园是"社会大美育"课堂的重要阵地。松江区近年来构建"云间美育"课程体系,实施"云间课程与 教学",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主阵地作用。目前,松江区中小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 入课程设置,研发特色课程,丰富中小学生实践经历与体验。比如,九亭第五小学打造"云间墨香"特色 课程,学校《翰墨薪传 涵心养正》书法校本课程旨在多维度发挥"以书育人,文化传承,文化化人"作 用,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书法教学课程体系;学校同时创设"墨宝长廊""书法创新实验室", 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我们要求每所学校'一校一品',让文化传承可触摸、可参与。"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鲁勤表 示,实践活动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松江区通过馆校合作项目方式为学校搭建学习、展 示平台,因地因校显特色。比如,松江区中山小学和"素园琴馆"合力打造"古琴雅韵"社团,课程设置上 注重分年级、分层次设计,聘请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教师每周授课。学校每周近百名学生以研学的方式, 走进非遗松江琴派(江操)所在地"素园琴馆",开展以古琴为核心的教学和文化传扬。到目前,社团培 养了近1000名会弹古琴的小学生。 日前 ...
今年143家场馆机构参与公共艺术普及教育 赋能城市营商环境
解放日报· 2025-04-30 01:58
上海博物馆东馆活动 - 活动融合音乐、绘画、文物、传统文化,吸引众多外国观众参与拍摄 [1] - 活动主题为"在春天,遇见江南",结合10件文物导赏与6场江南曲艺表演,营造沉浸式体验 [2] - 展示内容包括明代满地黄梅朵花纹丝布夹袍、董源《夏山图卷》、钱选《浮玉山居图卷》等名作 [2] 社会大美育课堂项目 - 上海博物馆2023年至2024年举办活动超1.2万场,惠及逾40万人次 [3] - 上海市"社会大美育课堂"启动,覆盖113家场馆,累计开展2.6万场公益性艺术普及教育活动 [4] - 参与机构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场、非遗场馆等,200多家专业文化艺术机构参与 [4] 美育资源与覆盖范围 - 2025年上海市"社会大美育课堂"包括143家场馆,分为八大类,如博物馆27家、美术馆30家等 [5] - 每家场馆年内推出不少于30场次免费或公益艺术普及教育活动 [5] - 项目面向市民和外籍人士,提供多语种导览服务,如上海博物馆的八种语言导览折页 [4] 美育与城市发展 - 项目旨在通过艺术教育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和企业 [1][5] -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计划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龄可享"的美育新模式 [5] - 美育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