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文化

搜索文档
多元融合助力武汉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06:16
多元融合助力武汉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中新网武汉9月26日电 (记者 张芹)近年来,武汉市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丰富的文旅场景与创新体 验,让这座兼具千年文脉、江湖秀色与科创活力的城市,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活化千年文脉 打造文旅地标 始建于三国时期的武汉黄鹤楼,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近日,记者登临黄鹤楼,凭栏远眺,武汉三 镇风景如画。主楼之下,《凤舞九天》《清风弄墨》等八大户外实景演出围绕公园动线铺展开来。 近年来,武汉"两江四岸"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加速建设,以长江为轴的山水人文游持续升级。 从"知音号"漂移式体验剧、到11艘以地域特色命名的游船,再到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既守住生态本 底,又打造多元文旅场景。 从"夜上黄鹤楼"的光影演绎,到诗词大赛等城市主场活动的举办,再到文化展示馆开馆,黄鹤楼从单一 观光地,变身可游可玩可感的文化综合体,吸引全球游客慕名而来。今年上半年,黄鹤楼接待游客达 215.35万人次。 正在参加海外华文媒体武汉行的美国《华兴报》社长程汝钊称,时隔多年再访黄鹤楼,景区附属建筑、 展览陈设更丰富,让游客更清晰了解其"前世今生"。 长江之畔、龟山脚下的古琴台 ...
武汉打造知音文化旅游区 续写“高山流水”新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7:05
武汉打造知音文化旅游区 续写"高山流水"新篇 图为武汉古琴台景区门口的伯牙子期雕塑。吴淘淘 摄 今年,该市发布的《武汉市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 (2025—2027年)》中提到,未来三年,武汉将推广知音文化名片,建设知音文化旅游区,打造国际"知 音会客厅"。知音文化旅游区将龟山、晴川阁、古琴台、月湖等多个景点"串珠成链",形成面积约144.6 公顷的旅游景区。 9月24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古琴台景区拍照。郑子颜 摄 中新网武汉9月24日电 (记者 武一力)来自9个国家的15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24日走进武汉市汉阳区古琴 台,在景区入口处的伯牙子期雕像前,游人不禁驻足停留,用镜头记录这段流传千年的知音佳话。 武汉是知音文化发源地。相传,春秋时期,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 步入古琴台,知音馆、高山流水馆、琴园、琴堂等处处"诉说"知音传奇、呈现古琴史话。琴堂定期举办 古琴演奏,带来《高山流水》《秋风辞》等名曲。 古琴台古琴文化研究员陈王德赛介绍,音乐让人心灵相通,此举是为了带给游客可感知、可共鸣的知音 文化体验。 以古琴为媒,该景区多次邀请古琴名家 ...
武汉人私藏的“云端观景台”——在龟山,尽览黄鹤楼与长江胜景
长江日报· 2025-08-03 00:45
龟山景观价值 - 龟山作为武汉"云端观景台"提供俯瞰长江、黄鹤楼及多座跨江大桥的绝佳视角,形成"长江奔涌与黄鹤楼古朴同框"的标志性画面[1][4] - 夏季龟山成为全国游客聚集地,游客可观测云霞变幻、日落及江景,7月摄影爱好者"土豆"通过延时摄影记录金光灿灿的黄鹤楼、暴雨中的两江四岸等30余种光影变化[4][5][9] - 专业摄影师简凡每年到访龟山七八次,捕捉"古今同框"机位,如仿古窗棂与鹦鹉洲大桥灯光的结合,不同季节光线差异显著(夏季通透、冬季雾霭)[16] 文旅融合效应 - 龟山楚才韬奋书院成为游客休憩热点,工作人员艾米丽存有数百张龟山天空照片,描述夏日晴空如"幼儿园小红花奖励",并与游客实时分享瞬息万变的光影[17][22] - 游客体验呈现多样化:湖南游客小张购买黄鹤楼文创产品,邯郸游客登顶后感叹"人很通透",初中生钱梦晗通过游览理解"知音文化"从故事到实景的转化[22][28] - 武汉打造"知音文化旅游区"串联龟山、古琴台、晴川阁及月湖,暑期"知音文化一日游"线路火热,导游指出龟山形似"高山流水"意象中的高山[24] 摄影与传播影响力 - 摄影爱好者"土豆"7月10日拍摄的"红月亮与长江大桥同框"、连续三日记录的"漂亮云层"及下旬"完整日落"系列作品引发社交媒体关注,朋友圈用户要求开通慢直播[5][9][11] - 摄影师简凡与"土豆"形成创作社群,共享拍摄点位及时机,如7月23日简凡耗时1.5小时拍摄的江云日落与夜色黄鹤楼获《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采用[16] - 游客自发通过手机摄影传播龟山美景,典型画面包括暮色中的桥楼金色剪影、江面琥珀色与墨黑色交替的瞬息变化[7][21][23] 旅游动线设计 - 游客探索方式分化:部分选择龟山-晴川阁-古琴台徒步路线,部分选择午后错峰游览并衔接月湖夜景或琴台音乐厅演出[28] - 书院露台成为网红打卡点,游客推门见江景、转角遇黄鹤楼的"双哇"体验形成传播爆点[23] - 龟山电视塔、林荫道等基础设施与自然景观结合,强化"城市底色"认知,如艾米丽所述"山顶云层铺展 vs 山下零碎"的对比体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