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神经科学

搜索文档
Nature重磅:癌细胞劫持神经系统,诱导神经损伤,导致慢性炎症和免疫治疗耐药
生物世界· 2025-08-21 04:03
神经周围侵犯(PNI)与癌症免疫治疗耐药性机制 - 癌细胞通过破坏神经周围的保护层髓鞘造成癌症诱导的神经损伤(CINI)[4] - CINI引发慢性炎症导致免疫耗竭和对免疫疗法(抗PD-1疗法)产生抵抗力[4] - 靶向CINI相关信号通路可逆转慢性炎症并改善癌症免疫治疗效果[4][5] 癌症神经科学的重要性 - 研究强调了癌症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癌症神经科学)的重要性[5] - 为癌症免疫治疗的耐药性提供了可操作的靶点[5] - 肿瘤相关神经(TAN)的PNI和CINI与抗PD-1治疗响应不佳相关[11] 癌症诱导的神经损伤(CINI)机制 - 电子显微镜及电传导分析显示癌细胞降解TAN的神经纤维髓鞘结构[11] - 受损TAN通过启动I型干扰素(IFN-I)和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11] - CINI负荷增加导致炎症转为慢性并使肿瘤微环境免疫状态偏向抑制性与耗竭性[11] 逆转抗PD-1耐药的干预策略 - 靶向CINI通路的多环节干预可逆转抗PD-1耐药[11] - 干预包括对肿瘤进行去神经支配、条件性敲除神经元中介导损伤信号的转录因子(如Atf3)、敲除干扰素-α受体信号(Ifnar1−/−)或联合抗PD-1与抗IL-6R阻断治疗[11] - 这些发现可作为识别生物标志物和开发治疗药物以克服多种癌症患者对抗PD-1疗法耐药性的基础[12]
Cancer Cell:卞修武/陈图南/冯华/李飞/王玉海等揭示长距离神经信号促进致命脑肿瘤进展的新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8-19 04:02
胶质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原发性脑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 [6] - GBM细胞并非被动存在,而是积极参与神经回路,与神经元存在复杂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生长 [6] - 神经元活动通过释放NLGN3、BDFN、IGF-1和SEMA4F等因子驱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和侵袭 [6] 神经元-胶质瘤连接机制 - 研究绘制了神经元-胶质瘤细胞全脑连接图谱,首次系统揭示远距离胆碱能神经元调控GBM进展 [4] - 局部输入主要为谷氨酸能,长距离连接则表现出多样化神经递质特征,基底前脑胆碱能投射在不同部位均保守出现 [7] - 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通过毒蕈碱受体CHRM3以回路特异性方式促进GBM进展 [7] 治疗发现 - 抗胆碱能药物东莨菪碱能够抑制GBM生长,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则会使病情加重 [4][7] - 谷氨酸能和胆碱能信号汇聚增强神经胶质瘤钙瞬变,但时间转录控制不同 [7] - 同时阻断谷氨酸能和胆碱能信号通路会产生累加的抗肿瘤效果 [7][10] 研究意义 - 揭示了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瘤之间连接的复杂性 [8] - 突显长距离神经调控通路作为GBM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8] - 为"癌症神经科学"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研究方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