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猴痘病毒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确诊一例猴痘病毒“分支Ib”毒株感染病例
新华网· 2025-09-16 13:31
日本厚生劳动省和神户市16日确认,神户市一名女性感染猴痘病毒"分支Ib"毒株,这是日本国内首次报 告猴痘病毒该毒株感染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9月5日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9月4日决定,猴痘疫情仍构成非洲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文章来源:新华网) 公报说,这名女性近期曾前往非洲,其症状包括皮疹、水疱、发热和淋巴结肿胀,目前状态稳定。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感染。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 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分支Ib"毒株是猴痘病毒毒株"分支I"的变异株,2023年在刚果(金)出 现并迅速传播,后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根据厚生劳动省和神户市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这名20多岁的女性本月12日前往神户市内医疗机构就 诊。神户市健康科学研究所经病毒检测后,于13日确认这名女性感染了猴痘病毒"分支Ib"毒株。 ...
感染病例超10万例!猴痘新药研发获进展,即将迈入临床审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09:21
核心观点 - 广谱抗猴痘药物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型前药ODE-(S)-HPMPA formate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展现出比现有药物BCV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 其抗猴痘病毒活性比BCV高出约40倍 且具备广谱抗病毒特性 [1][2][4] - 该药物即将进入临床审批阶段 团队正加快AI筛选和临床试验批件申请 评估对其他DNA病毒的抑制活性 [4][5] - 猴痘病毒全球确诊病例达127,905例 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死亡病例283例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 [2][3] 药物研发突破 - 新型前药ODE-(S)-HPMPA formate对正痘病毒(包括痘苗病毒、猴痘病毒)的EC50值约40nM EC90值约60nM 抗猴痘病毒活性比BCV高出约40倍 [4] - 该药物对人类腺病毒类型2和21的抑制效率高于BCV 具备广谱抗病毒活性 [4] - 细胞毒性与肝毒性试验显示良好的体外和体内安全性 [4] 临床需求与市场背景 - 全球猴痘确诊病例127,905例 死亡283例 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现有治疗药物tecovirimat在临床试验中疗效不理想 美国NIH于2024年12月终止其治疗猴痘的试验研究 [2] - 国内目前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 主要依赖对症治疗(如止痛药和退烧药)和并发症治疗 [3] 技术路径与研发进展 - 基于原药(S)-HPMPC(cidofovir)和(S)-HPMPA 设计合成三种新型前药:BCV formate、ODE-(S)-HPMPA formate和HDP-(S)-HPMPA formate [4] - 研究成果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2024年影响因子40.8) [1][4] - 团队正加快AI筛选 推进临床试验批件申请 并评估药物对其他DNA病毒的抑制活性 [4][5] 行业与政策支持 - 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IDC)体系已建立平急结合的重大传染病救治平台及三级网络体系 [7] - 强调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 提升早期监测和预警能力 构建医防融合体系和平战结合的感染病救治体系 [7] - 感染性疾病面临传统和新发双重挑战 需持续追踪研究前沿并制定有效防控策略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