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殊教育支持保障
icon
搜索文档
教育惠民暖人心!新学期新举措 涉及费用减免、教材修订、课程设置……梳理↓
央视网· 2025-09-01 07:45
学前教育减免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教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公办园减免相应保教费 [1] - 民办幼儿园政策带来减免 例如某民办幼儿园原本每月保育教育收费1000元 以新余同类型公办园收费标准600元为例 家长只需缴纳400元差额 [5] - 江西新余铁路幼儿园大班休息室家长对新政策表示满意 [3] 教育资助标准提升 -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2024年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025年2300元 [9] -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2024年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025年2300元 [9] - 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继续安排5亿元 支持地方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10] 特殊教育经费标准 -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 [10] - 特殊教育经费标准提升惠及约91万残疾学生 [10] 历史教材内容修订 - 2025年秋季开学修订后的八年级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首次使用 充实抗日战争史内容 [14] - 新教材在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门设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子目 [14] - 教材通过杨靖宇 赵一曼等抗日英雄事迹展现伟大抗战精神 [14] 历史教学改进 - 新教材突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协同作战 强调全民族抗战整体性 [16] - 新增高质量史料和插图 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历史思维和民族认同感 [16] 体育教育强化 -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在多地深入推进实施 [18] - 广西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纳入中小学体育工作新标准 [18] - 严禁拖堂挤占学生课间时间成为体育工作新标准内容 [18] 人工智能课程推广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北京 天津等多地在中小学各学段探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 [20] - 北京市将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全覆盖 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20] - 小学阶段以体验式教学为主 初中阶段侧重认知类应用 高中阶段偏重综合应用和创新开发 [22]
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 多项教育惠民新举措开始实施
央视新闻· 2025-09-01 02:01
学前教育免费政策 - 国务院明确从2023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教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公办园标准减免[1] - 江西新余公办幼儿园原保教费600元/月 政策实施后家长年省5000余元[3] - 民办幼儿园按公办标准减免 例如原收费1000元/月的民办园家长仅需支付400元差额[5] 特殊教育投入提升 - 财政部安排特殊教育补助资金5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5] - 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经费由6000元/年提升至7000元/年 覆盖91万残疾学生[5] 助学金标准调整 -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2000元/年提升至2300元/年[7] - 中等职业院校国家助学金标准同步由2000元/年提升至2300元/年[7]
财政部加力支持保障特殊教育学校
经济日报· 2025-08-14 07:44
财政资金支持 - 2025年特殊教育资金下达42.5亿元 较上年增加6.1亿元 增幅达16.8% [1] - 中央安排5亿元特殊教育补助资金 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 [1] 补助标准提升 - 2025年春季学期起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6000元/年提升至7000元/年 增幅16.7% [1] - 新标准覆盖约91万残疾学生 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共同承担 [1] 资金监管要求 - 省级财政部门需统筹督促市县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公用经费 [1] - 严禁滞拨缓拨经费 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经费 确保提标政策落实到位 [1]
财政部: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支持保障力度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3:32
中新网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赵建华)财政部进一步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支持保障力度。2025年下达资金 42.5亿元,比上年增加6.1亿元,增长16.8%。 三是改善硬件设施。财政部继续安排特殊教育补助资金5亿元,支持地方持续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 件,配备特殊教育专用设备设施和仪器,推进融合教育等。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支持和引导地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 经费保障水平,提升学校办学能力水平,为残疾儿童接受高质量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完)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智通财经编辑:陈雯芳。 一是提高补助标准。2025年春季学期,支持地方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 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惠及约91万残疾学生,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比 例共同承担。 二是保障经费到位。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切实发挥统筹作用,督促指导市县财政部门按规定及时足额拨 付公用经费,严禁滞拨缓拨经费,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经费,确保提标政策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