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复杂碳循环假说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挑战极端环境生命极限模型
生物世界· 2025-07-31 10:30
深海化能合成生物群落研究 - 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 [3] - 这些化学能自养生态系统的存在挑战了关于深海极端深度下生命潜力以及深海复杂碳循环的假说 [3] - 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3] 研究团队与发现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杜梦然研究员和彭晓彤研究员在Nature期刊发表相关研究 [2] - 研究团队通过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西部进行科学考察 [5] - 发现了已知最深、分布最广的化学合成生物群落,深度为5800米到9533米,横跨逾2500千米 [5] 生物群落组成与机制 - 生物群落主要由海洋管状蠕虫(西伯加虫多毛类)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组成 [6] - 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能量 [6] - 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6] 研究意义与影响 - 考虑到其他超深渊海沟具有类似地质特征,这类化学合成生物群落的分布范围可能远超此前预期 [6] - 这一发现对当前极端环境生命极限模型及深海碳循环理论提出了挑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