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淮河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安徽双墩遗址揭秘7300年前先民“日记本”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02:00
遗址概况与历史价值 - 双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300年被誉为淮河文明之光[1] - 遗址出土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大量珍贵文物及600多件刻划符号[1][2] - 2025年6月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对研究淮河流域史前生活和中国文字起源有重要意义[1] 文物特征与考古发现 - 刻划符号分为象形类(鱼猪鹿房屋)和几何类(十字三角网格计数标记)[1] - 碳化稻谷包含野生稻和栽培稻表明原始农业正在发展[2] - 鱼骨贝壳网坠等文物印证渔猎在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2] 文化传播与区域交流 - 相同符号在淮河流域其他同期遗址如侯家寨中被发现说明存在区域共同认知[3] - 陶器形制与裴李岗大汶口等文化具有相似性显示七千年前存在跨区域交流网络[3] 保护措施与公众教育 - 遗址核心区由8000平方米保护大棚整体覆盖采用最小干预原则和可逆技术[2] - 设立互动体验厅供研学学生辨认符号纹样并通过电子屏输入个性化解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