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治宣传教育

搜索文档
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新的制度成果
经济日报· 2025-09-19 22:39
法治宣传教育法立法背景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1] - 该法首次将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法律范畴 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涉外法治宣传教育要求的具体落实[1] - 全民普法工作开展40年来 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对象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不断丰富完善[1] 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战略意义 - 加强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 为构建完备涉外法治体系提供有力支撑[1] - 适应国家"走出去"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战略 成为全民普法工作新亮点[1] - 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国际社会有效传播 促进人类法治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 国际传播与形象建设 - 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国际影响力[2] - 通过涉外立法履行国际义务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国际秩序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2] - 开展"法治乌兰牧骑走边疆"等活动 向国际社会展示文明和谐法治大国形象[2] 企业合规与风险防范 - 加强对境外投资合作 对外援助企业法治宣传教育 提供涉外法律服务 引导遵守我国和当地法律[3] - 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 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应对复杂法律体系和贸易保护主义[4] - 减少因不熟悉当地税收政策 劳动法规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 包括罚款 项目停滞或资产没收等风险[4] 出境人员权益保障 - 加强对出境人员法治宣传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 - 帮助了解当地治安管理法律 交通规则等 防范法律纠纷[4] - 通过涉外法律服务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