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子山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敢想 敢干 敢当
科技日报· 2025-06-23 00:53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战讲述"拉索"建设历程,引用首席科学家曹臻"克服就是要去做这个做不了的事"的攻坚精神 [1] - "拉索"项目经历4代人接续奋斗,在四川稻城海子山建成,海拔4410米,实现中国宇宙线研究跨越式发展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2] - 团队在极端环境下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形成"敢想、敢干、敢当"的"海子山精神",产出多项突破理论极限的成果 [1][2] 黑土地保护与农业科技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为东北黑土区保护和恢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5] - 几代科学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倾力奉献,与农民同吃同住严格把关技术环节,形成"国家的钱一分都不能浪费"的责任精神 [4][5] - 年轻科学家继承"黑土精神",强调"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做实"的担当理念 [5] 二氧化碳探测激光雷达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国际首个二氧化碳探测星载激光雷达,实现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昼夜高精度探测 [6][7] - 项目历时10年攻关(2011-2021),突破激光雷达频率稳定性、能量探测精度等技术难题,4年完成型号研制 [7][8] - 成果已在轨连续工作3年,取得"全球首次"级成果,提升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国际话语权 [6][8]
【中国新闻网】三位青年科学家分别宣讲“海子山精神”“黑土精神”“铸剑精神”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1:33
中国科学院"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 - 活动于6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主办,多家研究所和机构承办,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直播[6] - 三位青年科学家代表团队宣讲在科研攻关过程中形成的"海子山精神"、"黑土精神"和"铸剑精神"[3] 海子山精神 - 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松战研究员宣讲,讲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建设和科研成果[3] - 科学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中国和国际高能伽马天文跨越式发展,形成"敢想、敢干、敢当"的精神[3] - 观测站位于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其建成运行和观测成果在国际上备受瞩目[3] 黑土精神 -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梁爱珍研究员宣讲,聚焦东北黑土区保护和恢复的科研攻关[4] - 科学家团队面向中国粮食安全需求,为黑土区保护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形成"扎根大地谱新篇,协力攻坚克难关,笃行创新谋发展,担当奉献保粮安"的精神[4] 铸剑精神 -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继桥研究员宣讲,介绍中国空间激光器领域的技术突破[4] - 团队从无到有发展空间激光器技术,开创光纤激光器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助力探月、探火工程[4] - 经过十年研发,成功研制国际首个二氧化碳探测星载激光雷达[4] 科学家精神内涵 - 三位科学家在交流环节强调要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4] - 科学家们表示要勇攀科技高峰,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程中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