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豚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公众可线上实时观测江豚,武汉以数字科技守护江豚
长江日报· 2025-09-27 00:54
9月26日下午,2025"大河对话"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活动的圆桌会议上,武汉介绍了在江豚保护方面的创新 举措与显著成果。 展望未来,武汉将继续共筑"数字长江"协同治理平台,共促江豚保护科研联合攻关,共推"长江江豚"文化品牌建设,共建流 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全球大河文明的生态保护贡献更多武汉智慧与力量。 编辑:宗夏 2025"大河对话"高级别圆桌会议现场。 据介绍,江豚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活化石"和"指标物种",其生存状况直接反映了长江生态的健康程度。然而,当前江豚种 群数量稀少,濒危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为此,武汉积极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推动江豚保护模式的转型升级。 武汉构建了跨部门跨流域数据共享平台,整合科研、监测等数据要素,驱动治理资源汇聚,形成科技攻关合力。同时,创新 合作参与机制,成立"数字江豚守护者联盟",建立跨区域合作网络,并发布"i江豚"程序,让公众通过线上平台实时观测江豚动 态,提升公众参与度。 此外,武汉还通过生态治理推动业态融合,构建"数字江豚+文旅"产业生态,开发文创及周边产品,运营江豚IP实现公益反 哺,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
“柳柳”长大啦!志愿者结缘江豚“一家三口”
长江日报· 2025-08-08 02:54
3年前,新洲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周媛意外结缘江豚母子"一家三口",后为最小的幼崽取名为"柳柳"。8月7日,周媛说,自己现 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一家三口"升级为"四口之家"。 发现这一家三口后,周媛感到很惊喜,她一口气给最小的江豚取了几个名字,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致选中了"柳柳"这个名字。"第一个柳 指双柳,因为它们生活在这里;第二个柳谐音'留',我希望它们一家都能留下来。"周媛解释说,这个名字随着媒体的报道被越来越多的人 所知晓。 周媛在江边观察江豚动态 7日10时许,周媛冒着小雨又来到长江双柳段观察江豚。她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江面,任凭雨水打湿头发。"每次看江豚都有个习惯动 作。"39岁的周媛笑着说,别人一般都是看江豚集中的区域,而自己第一时间总会观察一块较偏区域,因为这里就是江豚"柳柳"一家三口喜 欢出没的地方。 2022年7月的一个上午,周媛在长江双柳向家地段观察江豚时,无意中发现两大一小三头江豚在远离"大部队"的区域活动,这引起了她 的注意。 周媛在江边观察江豚动态 在后续观察中,她发现这三头江豚总是在远离族群的区域活动,从体型来看,应该是一头成年江豚带着两头幼崽,大江豚还会驱赶鱼 群教其他两头江豚 ...
女老板辞职守护江豚,沿江巡查一年穿破4双鞋10多条裤子
长江日报· 2025-08-06 08:12
8月5日10时许,双柳长江大桥北岸江边,周媛顶着烈日沿江巡查。守护江豚3年来,她每周至少沿江巡查3次,已目击江豚300余次。 / 1/2 ct 14 m II p the 43 t and Contract Lat and Lance P - Township 周媛在江边巡查。 记者许魏巍 摄 头戴遮阳帽,身穿志愿者背心,手拿对讲机,39岁的周媛和新洲区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徐建利一起下到江边草丛中捡拾垃圾,通过对 讲机提醒过往船只不要误入江豚栖息地。短短几分钟,两人已经是满头大汗。 每次进出草丛,两人的衣裤都会被荆棘钩破,但他们都不在意。"习惯了,现在我们每次巡查都换上旧衣服。"周媛说,每次巡查往返 60多公里,很多地方都需要在草丛中穿行,总会留下伤口,而抚慰自己的是与江豚一次又一次的邂逅。 周媛是四川人,后来嫁到了武汉,2014年加入新洲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做志愿者。2018年,她和朋友开了家小旅行社,工作之余,她负 责组织协会的各项活动。旅行社经营遇到了困难,她在2021年辞职后应聘成为协会工作人员,领取相应的生活补贴。 - 10 1 sitifica c A Be Line of =1 (81) 2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