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海行星
icon
搜索文档
“系外生命”是否存在?
人民日报· 2025-06-03 09:18
研究背景与发现 - 剑桥大学天文学家尼库·马杜苏丹团队在距离地球124光年的系外行星K2—18b大气层中探测到二甲基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的化学指纹 这些分子在地球上主要由海洋生物或自然生物活动产生 若结果可靠 这将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外行星发现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复杂有机分子[1] - 研究采用凌星光谱法 通过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分析恒星星光穿透行星大气后的吸收痕迹 该方法通过光谱特征识别大气成分 类似于通过紫外线照射纸币水印判断真伪[1] 行星特性与观测历程 - K2—18b于2015年被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 其质量约为地球8.6倍 体积为地球2.6倍 处于行星宜居带[2] - 2019年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显示其大气可能富含水蒸气 但后续分析认为可能是甲烷[2] - 2023年JWST数据确认K2—18b大气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 此次研究通过更长波段数据将探测置信度提升至3.4(天文学界认为置信度3为探测底线 5为可靠) 首次在宜居带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碳基分子[2] 科学争议与质疑 - 国际研究者质疑观测数据存在较大噪声干扰 已报告特征可能仅为统计波动 其他分子模型可提供类似或更好的拟合效果[3] - 部分研究认为K2—18b更可能是类似海王星的气态行星 缺乏实体表面 且实验室通过非生命化学反应或星际介质也可生成二甲基硫醚[3] 生命探测标准与未来规划 - 当前公认的生命信号探针包括大气中明显的氧气 强烈紫外吸收(由臭氧层导致) 甲烷 或光谱中的红色边缘特征(可能指示类似白垩纪地球的全球森林覆盖)[3] - 多国推进系外生命探测计划 包括中国天邻计划 觅音计划 美国宜居世界天文台项目 欧洲生命项目等 未来将通过天文望远镜技术提升 大气模型发展和天体生物学研究深化认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