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复兴史观
icon
搜索文档
一部二十世纪中国史,也是一部民族奋斗史(书里书外)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21
作者背景与著作出版 - 金冲及为新中国第一代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 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后讲授近代史长达12年 [3] - 曾与胡绳武教授合作研究辛亥革命 四卷本《辛亥革命史稿》于1991年出版完成 [3] - 80年代调至中央文献研究室后主编《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等传记 [3] - 90年代起参与机要事务并承担中央文件起草工作 成为改革开放重要见证者 [3] -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于2005年作者75岁离休后动笔写作 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增订版 [2][3] 历史研究方法论 - 提出当代人研究当代史存在时代局限性 因重大事件决策影响需时间沉淀 史料需持续发掘 认识需随环境变化更新 [4] - 强调后人研究前史亦存在局限性 因历史现场的时代氛围与社会心理缺乏完整档案记载 后人易用后见之明产生主观臆断 [4] - 主张将亲身经历的时代通过理性研究写出 视为不可推脱的历史责任 认为不存在"千古定论" 每代人需承担自身责任 [5] 著作核心史观与内容 - 采用"世纪史观"取代传统"朝代史观" 强调晚清 民国 新中国的阶段性与历史延续性 [6] - 提出20世纪中国经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 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 [6] - 以"民族复兴史观"为全书灵魂 明确贯穿主题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6] - 通过百万字篇幅分析中华民族百年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突出"探索中前进"为理解历史的关键特点 [6][7] - 以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等史实为基础 强调从屈辱历史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代跨越 [6] 学术传承与使命 - 作者在年近80高龄完成著作 10年后担任《复兴文库》总主编 体现第一代史学工作者的使命责任 [7] - 承认著作存在不足 强调后人需从新视角作出新解释 视为后继者的不可推卸责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