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营销

搜索文档
警惕“育儿焦虑”营销
经济日报· 2025-07-10 22:01
童鞋市场现状 - 当前童鞋市场热炒"机能鞋""学步鞋"等品类,主打"对脚部发育有好处""减少摔跤次数""矫正步态"等卖点,价格区间为数百元至上千元 [1] - 学步鞋产品设计具有一定合理性,如前掌易弯折、后跟支撑强化,并按学步阶段划分鞋类产品 [1] - 国内缺乏学步鞋分类的国家统一标准,商家功能性宣传缺乏医学科学论证,更多是概念营销 [1] - 商家围绕儿童各成长阶段构建"焦虑产业链",利用家长信息差和育儿焦虑收取"智商税",加重家庭负担并扰乱市场秩序 [1] 家长消费行为 - 家长注重科学育儿但缺乏专业知识,依赖网络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 [1] - 商家利用信息茧房发布营销内容,制造"不买就落后"的紧迫感,使育儿异化为消费竞赛 [1] - 部分家长失去理性判断,陷入消费陷阱,花费高昂却效果不佳甚至损害孩子健康 [1] 行业监管建议 - 相关部门需启动虚假营销专项整治,推动童鞋国家标准完善,建立儿童用品安全与实用性强制认证体系 [2] - 商家应摒弃焦虑营销,聚焦产品安全、舒适、环保、耐用等核心属性 [2] - 电商平台需完善准入审核制度,明确标注产品真实功能,限制夸大宣传 [2] 科学育儿推广 - 医疗机构可通过"医育结合"提供专业评估监测,缓解家长育儿焦虑 [2] - 通过社区医院、学校等渠道普及科学养育知识,帮助家长理解儿童发育个体差异和自然规律 [2] - 推动育儿回归本质,使儿童用品市场摆脱概念炒作,真正服务于儿童健康成长 [2]
拿什么手段破解“学步鞋”收割套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5:44
童鞋市场现状 - 童鞋市场热炒"机能鞋"和"学步鞋"概念,商家宣称这类产品能"减少摔跤"和"矫正步态",吸引家长购买 [1] - 学步鞋售价通常在300-1000元之间,远高于普通儿童鞋,但家长仍愿意为商家的宣传买单 [2] - 商家通过"科学育儿"和"给孩子最好的"等营销话术,将学步鞋包装成成长刚需,利用家长的育儿焦虑推动销售 [1] 产品功能与宣传 - 学步鞋的卖点包括大底、三分之一弯折、较硬后跟等设计,但各品牌强调自己的"独门科技",如"减少摔跤次数"和"促进脚部发育" [1] - 不同品牌对学步阶段的划分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家长选择困难 [2] - 儿童医院骨科专家指出,学步鞋的功能性宣传缺乏医学论证,更多是概念营销 [2] 行业规范与标准 - 现行的GB30585-2024《童鞋技术规范》未提及学步鞋和机能鞋的附加功能,商家却以"多项专利"作为宣传依据 [2] - 行业需要完善国家标准,规范童鞋附加功能的宣传,保障消费者权益 [2] - 目前学步鞋尚未纳入童鞋国家标准,导致市场存在营销乱象 [2] 医学研究与科学依据 - 目前没有医学研究证实学步鞋能帮助孩子更快掌握步行能力或减少摔跤次数 [3] - 专家表示,学步鞋的功能性宣传缺乏对比试验和科学依据 [3] - 需要从医学科学角度论证学步鞋的实际功能,以消除家长的误解 [3] 市场监管与消费者教育 - 商家对童鞋的功能性宣传需有事实依据,否则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3] - 有关部门应依据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查处虚假宣传行为 [3] - 专家建议通过专业机构评估和科普教育,帮助家长理性选择,避免被商家误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