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天

搜索文档
台风深入内陆 广西贵州等地将现强风雨 华北平原重返“桑拿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4 06:53
台风"杨柳"登陆及影响 -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于8月13日13时以强台风级登陆台湾台东县沿海 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1] - 台风于8月14日0时30分以强热带风暴级二次登陆福建漳浦县沿海 系今年首个登陆福建的台风 [1] - 受台风影响 台湾岛东部和南部出现特大暴雨 屏东县局地降雨量达635.5毫米 [2] 降雨分布及预报 - 8月13日至14日 台湾 福建东南部 广东东部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云南 海南 湖北 安徽 江苏 辽宁 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 [2] - 预计8月14日广东大部 广西大部 福建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 部分地区大暴雨 广东北部 广西东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 [2] - 8月15日台风残余环流将影响贵州 重庆等地 贵州中东部 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局地大暴雨 [3] 副热带高压与高温天气 - 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北抬导致华北平原"桑拿天"返场 济南 郑州本周末可能迎来连续高温 [4] - 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 杭州 南昌 重庆未来7天高温持续 最低气温达27℃左右 闷热感贯穿全天 [4] - 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因台风降雨气温短暂下滑 贵阳8月15日最高气温仅24℃ [4] 预警及次生灾害风险 - 目前暴雨橙色和台风蓝色预警同时生效中 [6] - 台风残余环流在广西移速减慢 广西北部 湖南南部 贵州等地降雨持续时间长 累计雨量大 需警惕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 [6]
台风深入内陆广西贵州等地将现强风雨 华北平原重返“桑拿天”
央视网· 2025-08-14 02:01
台风路径与登陆情况 -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于8月13日13时首次登陆台湾台东县沿海 登陆强度为强台风级 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2] - 台风于8月14日0时30分二次登陆福建漳浦县沿海 登陆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 系今年首个登陆福建的台风 [2] - 台风残余环流进入广西后移速将减慢 广西北部 湖南南部 贵州等地降雨时间较长且累计雨量大 [6] 降雨影响范围与强度 - 8月13日8时至14日6时 台湾岛东部和南部 福建东南部 广东东部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台湾岛东南部达特大暴雨 屏东县局地降雨量635.5毫米 [2] - 8月14日广东大部 广西大部 福建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 部分地区大暴雨 广东北部 广西东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 [3] - 8月15日贵州中东部和西南部 广西北部等地有暴雨 局地大暴雨 黑龙江中南部 吉林西部等十余省份有中到大雨 [4] 极端天气特征 - 华北平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重返"桑拿天" 济南 郑州本周末可能出现连续高温 [5] -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持续时间长 上海 杭州 南昌 重庆未来7天高温几乎全勤 最低气温达27℃ 闷热感贯穿全天 [5] - 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因台风降雨气温短暂下滑 贵阳8月15日最高气温仅24℃ [5] 预警与灾害风险 - 目前暴雨橙色预警与台风蓝色预警同时生效 [6] - 需警惕广西北部 湖南南部 贵州等地因长时间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6]
下周天气 | 北方“桑拿天”即将返场!高温、台风、强降雨又要凑齐了?!
央视网· 2025-08-10 11:08
强降雨 - 四川盆地 江淮 江汉一带将持续较强降雨 雨带东段稳定在江淮 西段向南发展 [3] - 8月10日夜间至11日 四川东南部 贵州北部 重庆 湖北东部和南部 湖南北部 安徽中部 江苏中部普遍有大到暴雨 局地大暴雨 四川东南部 重庆西南部 贵州西北部 湖南西北部 湖北西南部局地或有特大暴雨 [3] - 11日夜间至12日 云南北部 贵州中北部至安徽南部 江苏中南部普遍有中到大雨 局地暴雨到大暴雨 重庆 贵州 湖北 湖南交界一带降雨最突出 [4] - 12日夜间至13日 湖北 湖南 贵州 云南 西藏有中到大雨 局地暴雨 西藏东南部或现大暴雨 [5] - 华北北部 东北地区自西向东出现降雨过程 局地强对流天气突出 下周三前后内蒙古东部 黑龙江西部 吉林西部等地或出现大到暴雨 [7] 高温 - 江南 华南等地持续高温闷热天气 北方部分地方高温复苏 [8] - 明后天强降雨区域最高气温普遍低于30℃ 雨带南北两边有高温出没 陕西 山西 河北多地高温复燃 [8] - 13日起副热带高压北抬 湿热空气向北输送 闷热天气向北扩展 北方迎来桑拿天 [9] - 南方大部高温持续至国庆前后 需持续防暑降温 [10] 台风 - 第11号台风杨柳生成 结构不对称 垂直风切变较大 海温29-30℃ 强度可能维持或略增强 [12] - 杨柳以每小时20至25公里速度向偏西移动 强度先略加强后逐渐减弱 向台湾以东洋面靠近 [12] - 台风动向不确定性大 强度变化影响路径 强则偏西 弱则偏北 可能先登陆或擦过台湾再影响福建 浙江 或在东海北部 台湾海峡减弱消失 [13]
北京为何突降暴雨?怎么下得比预报大?疾控提示:发现自来水异常请停止饮用并上报
北京青年报· 2025-07-11 01:07
天气状况 - 截至7月10日上午9时,北京平均降雨量达到大雨量级,城区暴雨,预计白天仍有阵雨或雷阵雨 [1] - 9日傍晚至夜间,北京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兴、房山、丰台单点出现大暴雨,降雨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电 [1] - 10日上午6时至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8.7毫米,城区平均23.5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朝阳酒仙桥达到70.3毫米 [1] - 从9日16时至10日10时,全市平均降水量41.8毫米,城区平均64.4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房山阎村179.4毫米 [1] 降雨原因 - 京津冀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下,平原地区水汽含量高,加上弱冷空气影响形成降雨 [2] - 此次降雨以对流性降雨为主,对流从太行山一带触发往东北方向移动,过程中不断有类似降雨回波影响北京 [2] -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城区和西部、南部,通州东部、平谷东部等地降雨非常小,天津地区完全没有降雨 [2] - 实际降雨比预报中大,受副高外围影响,降雨位置和强度难预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2] 汛期健康提示 - 北京市正值汛期,强降雨频繁、气温高、湿度大,饮水、食品易受细菌或霉菌污染,肠道疾病风险增高 [3] - 市民应优先饮用烧开后的市政供水或瓶装水,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3] - 如发现自来水浑浊、异味、异色等异常,立即停止饮用并向相关部门反映 [3] - 切勿用雨水或被雨水污染的水清洗蔬果及餐具,不食用浸泡后的粮食、肉禽、果蔬等食品 [3] 未来天气趋势 - 从本周五起,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影响,气温继续升高,空气湿度增大,"桑拿天"感受愈发明显 [5] - 今年7月20日入伏,共30天,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 [5] - 预计本周双休日气温将升至34℃至35℃,湿度较大,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中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5]
街头实测50℃ 天气预报却显示39℃ “温差”哪来的?
央视新闻· 2025-07-07 08:18
气象测量标准 - 气象部门测量空气温度采用百叶箱内离地面1.5米高且避免阳光直射的静止阴凉空气温度 反映空气热力学状态而非人体感知因素[8] - 气象预报以代表性站点数据为基础 例如北京以南郊观象台百叶箱气温为预报基准 同一城市不同区域气温存在差异[8] 体感温度影响因素 - 体感温度受湿度 风速 太阳或地面辐射及个体差异(代谢率 衣着 健康状况)共同影响 个人情绪也会干扰温度判断[11] - 高温环境下湿度越高汗液蒸发越难 体感温度显著高于实际温度(如实际30℃时50%湿度下体感为37.2℃ 50%湿度下33.3℃实际气温体感达31.1℃)[11][14] - 风力对体感温度有显著调节作用:0℃以上风力每增2级体感降3-5℃ 0℃以下每增2级体感降6-8℃[15] 极端温度现象 - 桑拿天定义为最高气温≥32℃且日均相对湿度≥80% 体感温度超45℃(如36.5℃气温配合75%湿度即可使体感超55℃)[17] - 体感温度54℃以上连续暴晒易致晒伤 41-54℃区间易发中暑及热痉挛 32-41℃可能引发中暑和热疲劳[17] - 桑拿天高发于每年6至8月 每日10至16时为体感温度峰值时段[18] 防暑管理措施 - 需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停留 采取遮阳伞 遮阳帽 太阳镜等物理防护 并补充白开水 电解质饮料等水分[20] - 需科学管理冷热切换:室内到室外前提前关空调开窗通风 进入空调房前于阴凉处休息适应温度变化[20] - 出汗后需擦干汗液休息10-15分钟再温水洗澡 运动后禁止大口猛喝冰饮 需采用少量多次饮水方式[20]
热点访谈 | 气象专家解释,北京为何这么湿
新华网· 2025-07-05 07:22
天气现象分析 - 近期北京及华北地区的闷热潮湿天气由副热带高压北抬导致 夏季风带来充足水汽形成低层高湿条件 [1][3] - 气象特征表现为雷阵雨频繁 湿度持续偏高 体感温度显著上升 最高气温达37℃ [4][5] - 与华南"回南天"不同 此次为典型"桑拿天" 出现时间较往年7月中旬提前 [1][3] 气象数据预测 - 7月10-17日北京将持续高温高湿 12-13日出现37℃峰值温度 14天中12天有降雨 [4] - 副热带高压主体将控制华北地区 未来一周维持闷热天气 短暂阵雨无法缓解整体高温 [5] - 具体预报显示日间风力普遍低于3级 风向多变 14日起风力增强至3-4级 [4] 公众影响 - 地铁等密闭空间出现墙壁凝水现象 晾衣困难等生活问题引发网络热议 [2] - 气象部门预警高湿环境下中暑风险上升 需注意补水及电解质平衡 [6] - 典型症状包括头晕 皮肤灼热 体温异常等 建议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 [6]
北方“桑拿天”还要“蒸”多久?
新华网· 2025-07-05 03:16
北方高温高湿天气成因 - 北方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紧密相关 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 引导夏季风北推至东北地区南部 华北地区中南部 西北地区东部一带 [1] - 季风携带水汽和热量形成高温高湿天气 华北地区近期最高气温30℃左右 未达高温标准 但3-4日相对湿度达85%以上 北京3日短暂达到100% [1] - 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华北地区进入雨季 湿热天气不会持续太久 今年副热带高压北抬偏北偏强导致现象提前 [1] 体感温度与气象特征 - 高湿度显著提升体感温度 在温度不高但湿度高的情况下 人体感受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2] - 当前北方天气不符合"回南天"特征 真正回南天发生在春初 伴随冷暖空气交汇 物体表面易凝结水珠 而当前北方无冷空气过程 整体温湿度同步升高 [3] 天气持续趋势与健康影响 - 未来一周华北将持续"桑拿天" 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抬控制华北 虽有阵雨短暂缓解 但高温闷热总体持续 [4] - 高温高湿环境削弱人体散热能力 增加中暑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大量出汗易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 [4] - 建议高风险人群加强补水 使用空调降湿 保持通风阴凉环境 [4]
北京天气闷热潮得像“回南天”?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新华网· 2025-07-03 22:55
天气现象讨论 - 北京7月3日气温28.5℃且湿度达83%,与广州同期33.6℃气温和60%湿度形成反差,引发公众对"北京回南天"的热议 [1] - 气象数据显示北京湿度高于广州,打破公众对南北气候差异的常规认知 [1] 气象成因分析 - 近期华北闷热天气实质为副热带高压北抬导致的"桑拿天",非华南特有的回南天现象 [4]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引导夏季风北上,向北京输送水汽,导致低层水汽条件好、雨水频繁及湿度增大 [4] 公众影响与建议 - 高湿闷热环境下易引发中暑,症状包括头晕、口渴、皮肤灼热等,需及时转移至阴凉处并补充水电解质 [4] - 气象部门强调若中暑症状无缓解应立即就医 [4] 视觉资料补充 - 北京市凉水河实景照片展示近期天气状况 [3] - 中央气象台官网发布的广州市气象数据截图提供对比依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