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床

搜索文档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21:49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全体7名董事出席,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及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评估报告等三项议案,表决结果均为7票同意[3][4][6][7] - 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1日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唐国海、总经理黄小卫等高管将参会,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预提问或现场互动[10][12][13]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确认半年度报告编制符合法律法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5] 募集资金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19,675.90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48,315.74万元,累计利息收入净额8,373.40万元[17][18] - 2025年半年度实际使用募集资金5,321.07万元,主要用于年产400万张智能床总部项目(二期),当期利息收入净额108.08万元[17][26] - 公司严格执行专户存储制度,当前保留2个募集资金专户,曾因资金使用完毕或划转需求注销3个账户[19][20][21] 行业发展与市场战略 - 全球智能电动床市场预计从2024年31.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4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9%,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区域[34] - 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智能床》(GB/T 45231-2025)于2025年8月实施,填补行业标准空白,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36] - 公司与泰普尔丝涟、舒达席梦思等北美床垫巨头续签供货协议至2027年,稳固海外市场地位,同时通过产品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开拓国内市场[35][36]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旗下品牌舒福德于2025年3月发布全球首款AI睡眠智能体"AI小舒",实现从被动监测向主动健康管理的技术跨越,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等健康问题设计[36] - 2025年4月公司与西湖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睡眠科学与神经健康领域的产学研融合创新[36] - 智能床总部项目(二期)因工程复杂及配套因素延期至2025年12月完成,2025年上半年投入募集资金5,284.19万元[26][31] 股东回报与投资者关系 - 自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5次合计7.54亿元,股份回购1次合计0.75亿元,累计分红比例超30%[38] - 2025年5月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现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529.92万元[38] - 2025年上半年发布定期报告2份、临时公告35份,通过可视化财报、业绩说明会等多渠道提升信息披露可读性,投资者问题答复率100%[39][40][41] 公司治理与合规运营 - 2025年上半年召开股东大会1次、董事会3次,修订《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制度,强化独立董事职责与履职保障[42] - 针对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开展合规培训,未发生资金占用、内幕交易等违规情形,并通过考核指标强化高管激励约束机制[43] -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聚焦主业经营、股东回报、信披质量提升及公司治理优化,各项措施2025年上半年均按计划推进[32][33][44]
跨越脊限的高调开场,想要唤醒国人「悦脊」意识的金可儿
36氪· 2025-07-27 23:58
行业趋势与品牌战略 - 智能床行业正从传统"承托功能"转向"主动调节与脊椎修复"的科技介质[1][20][25] - 金可儿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赛将"护脊"概念转化为公众话题,结合体育明星与智能科技提升行业认知度[2][6][10] - 公司战略从高端酒店供应商转向消费市场,推动智能床从"高端商品"变为"健康基础设施"[20][21][25] 产品技术创新 - 悦智智能底床搭载AI Dream引擎,具备动态适配、行为识别、周期调控三大能力,实时优化睡姿与脊椎状态[14][17][22] - 产品采用"中位睡眠理论",通过睡前调节、睡中记录、睡后报告实现全周期脊椎照护[14][17] - 四大主模式(零压/阅读/观影/追剧)覆盖日常场景,通过AI微调倾角减少脊椎压力[17] 市场定位与用户需求 - 中国超5.1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三分之一成年人因脊椎问题导致睡眠质量低下[10][13] - 公司瞄准"脊椎修复黄金期"的睡眠场景,将产品价值从舒适度转向医疗级康复干预[13][14][18] - 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研发,基于运动员数据验证产品对脊椎动态需求的响应能力[14] 品牌升级与行业影响 - 金可儿打破"酒店同款"标签,建立"护脊2.0"技术标准,重新定义床具行业竞争维度[21][25] - 通过三地联动挑战赛(上海深坑酒店-海拔-88米/松赞来古山居-海拔4200米)强化品牌科技形象[4][7] - 产品逻辑从材质竞争转向健康指标竞争(恢复速度/深度睡眠比例/晨起疲劳指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