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天津城市发展

搜索文档
晚清客居天津的丹麦人,深刻影响了城市基础建设
第一财经· 2025-08-16 04:50
丹麦技术人才在天津的行业贡献 - 大北电报公司员工卡尔·璞尔生1881年抵达天津建立电报学堂并编写培训课本 担任副督学兼教习长达18年 1885年转任大清电报总局副督办 [3] - 1883年天津海关联合天津电报局安装电话线 1887年璞尔生实现单线同时进行电话和电报通信的技术突破 [3] - 璞尔生推动天津英租界安装油气灯照明 建立现代自来水厂 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维护城市照明供水和通信系统 [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技术应用 - 林德1887年参与滦河工程施工 负责当时世界第二长的单跨线工程 长度约1.4公里 [6] - 1890年起从事河流勘测和铁路建设 1898年被聘为海河工程局总工程师 1901-1903年组织3次海河下游截弯取直工程 [6] - 担任天津济安自来水公司董事和工程师 该公司是当时天津最大供水商 为供水技术和公司经营做出贡献 [6] 技术人才供需与行业生态 - 19世纪丹麦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人才储备 璞尔生和林德均完成大学学业后到东亚创业 [9] - 中国机构支付外国技术人员高工资 丹麦人在天津收入高于丹麦本土及其他国家 [10] - 丹麦人在自来水电力电报电话行业形成人员聚集的社会活动圈 通过职业因素拓展社交网络 [11] 外资企业在津业务布局 - 丹麦人创建天津最早的自来水公司和电话电报公司 在通信和市政工程领域对亚洲影响较大 [9] - 丹麦技术人才多通过个体行为来华 主要考虑事业发展与利益问题 较少代表国家政府色彩 [10] - 丹麦驻天津领事馆设于宁波道1号老房子 上世纪20年代租用数个房间处理领事事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