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

搜索文档
中国气象局:9月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0: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 北京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6月30日至9月9日,我国出现1961年以来第四强高温事件,此次 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72天),为1961年以来第三长,仅次于2022年(79天)和2024年(74天),影响 范围广(400.0万平方公里),极端性强(重庆巫溪[44.2℃]等56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从降水量来看,9月我国暴雨过程多,秋雨显著,局地影响大。肖潺表示,9月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80.1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2.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多;河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山东为历 史同期第三多;9月以来共发生6次暴雨过程,江苏、四川、陕西、河南等地有23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 量达极端标准,其中江苏盐都(225.8毫米)、宝应(220.2毫米)、河南许昌(181.3毫米)等5站日降 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华西秋雨于8月25日开始,较常年(9月2日)偏早8天;截至目前,秋雨区全区平均 降水量21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9.7%。 (国家气 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图源中国气象局网站) "9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18.2℃,较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61年以来历史 ...
整体“旱重于涝” 四川正式进入主汛期
四川日报· 2025-07-02 00:22
主汛期四川气候与水文情况 - 主汛期四川整体呈现"旱重于涝"趋势,主要江河来水量偏少,沱江、涪江接近常年,其余主要江河偏少一成至四成 [1][2] - 7月盆地东北部、中部、南部和攀西地区伏旱偏重,巴中、达州等11个地区或有中到重度伏旱,部分地区高温热浪概率较大 [1][2] - 7月至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预计340-360毫米,较常年同期(378.6毫米)偏少,平均气温24.2-24.7摄氏度,较常年同期(23.7摄氏度)偏高 [1] 水利工程与电力保障 - 主汛期四川主要水库发电用水较为充足,保供形势总体为紧平衡,高温时段可能出现电力保障压力 [2] - 截至6月30日全省水利工程蓄水72.39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2.62亿立方米,其中"10+162"座大中型水库蓄水较去年同期增加4.29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增加2.21亿立方米 [2] 洪涝灾害风险 - 预计主汛期全省将发生中等强度洪涝灾情,沱江、涪江、嘉陵江流域中小河流洪水风险较高 [1][3] - 川西高原、攀西地区、盆地西部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风险较高 [1][3] - 夏季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易诱发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3]
甘肃多地发生旱情 三大骨干工程已累计调水2.45亿立方米
快讯· 2025-05-21 07:30
旱情概况 - 甘肃省4月以来平均降水量17.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5.2%,为1961年有记录以来历史最少 [1] - 截至5月20日,兰州、白银、定西、庆阳、平凉、甘南、陇南、武威及兰州新区等9个市(州)39个县(区)发生旱情 [1] 水利工程应对措施 - 景电、引大、引洮三大骨干工程累计调水2.45亿立方米以缓解旱情 [1]
山西一地浇地用水每小时180元,村委会:旱情加剧用水困难
新京报· 2025-05-15 10:50
水资源供应与定价 - 南张村共有三口井供村民使用,均为个人承包,其中一口用于日常生活,另两口用于浇地 [1] - 生活用水价格为每吨2元,浇地用水价格为每吨3元,包含水费、电费、维修费用和利润 [1] - 浇地用水成本中,电费占主要部分,一吨水从井里抽到田间的成本约为2元 [1] - 使用5寸水泵"二次提水"时,每小时抽水量约为60吨,水费约为180元 [1] 干旱对水资源的影响 - 自今年2月以来,当地未下过一场能浇透地的雨,干旱导致水井取水量减半 [1] - 以往每口井每小时能抽出20余吨水,目前每小时最多抽出10余吨水 [1] - 干旱导致附近几个村子用水需求激增,村民排队用水仍难以满足需求 [2] 替代用水方案 - 部分农户因无法引水灌溉,选择花费更高价格请水车运水浇地 [2] - 一辆10吨容量的水车价格为130元,其中人工费约为100元,水费为30元 [2] - 部分水车运送的水价高达每吨14至16元,且因距离远导致运输难度增加 [2] - 南张村目前有20余辆水车,从其他村拉水以缓解用水短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