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行业困境
icon
搜索文档
“消失”的哪吒汽车CEO
公司经营危机 - 哪吒汽车近期被曝出多项经营问题,包括被执行金额超1.6亿元、原CEO张勇被传"人已在英国"、经销商集体上门讨债等负面事件[4] - 公司存在长期拖欠经销商返利和补贴款项的问题,拖欠时间长达半年,金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部分经销商被迫自掏腰包垫付用户购车补贴[8] - 尽管张勇火速辟谣称仍在担任公司顾问并四处奔波融资,但本人未公开露面回应,加剧了外界疑虑[9] 财务表现恶化 - 销量出现显著下滑:2023年哪吒汽车销量12.7万辆,同比下滑16%;2024年销量进一步跌至6.45万辆;2025年1月交付量仅近110辆[11] - 亏损持续扩大: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2023年经营亏损67.58亿元,按全年销量127496辆计算,每卖一辆车亏损约5.3万元[12] - 资金链面临严重问题:尽管曾公开表示"账上有100亿",但2023年财报显示现金及等价物仅剩30亿元,短期债务高达80亿元,已陷入资不抵债困境[13] 历史发展轨迹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母公司为合众新能源,创始人方运舟提出"为人民造车"口号,早期依靠补贴和低价策略立足,首款车型哪吒N01定位低端电动车,售价6万元起[17] - 2020年张勇接任CEO后推动哪吒V、哪吒U等车型上市,主打10万级市场[19] - 2021-2022年迎来高光时刻:2021年销量6.9万辆,跻身新势力前三;2022年销量15.2万辆,成为行业"黑马"并高调进军海外市场[21] 战略失误与行业对比 - 公司陷入"低价车不赚钱,高价车卖不动"的困境:2022年推出的哪吒S定价19.98-33.88万元,但销量惨淡,月均仅千辆[24] - 与威马汽车案例相似:威马曾获多轮融资规模达410亿元,2019年销量位居国产新势力第二,但因盲目扩张、自建工厂耗光资金,IPO失败后资金链断裂,最终于2023年申请破产重整[26][28] - 与高合汽车案例类似:高合首款车型定价58-80万元,但月销仅几百台,因烧钱太快而快速暴雷[30][32] 行业警示信号 - 车企陷入危机通常存在三大共性原因:烧钱过快(盲目扩张、自建工厂、疯狂营销)、产品失败(低价亏本或高端无人买)、融资断裂(IPO失败、资本撤退)[34] -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多家"高危"品牌,消费者应避免选择销量低迷品牌(尤其是月销未过千的品牌),优先考虑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