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发布
新华网· 2025-08-12 06:17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中国正引领全球汽车变革浪潮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带来产业转型升级新机遇 多个城市表现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强烈愿望 [1] - 汽车之家研究院联合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 基于超过5亿用户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分析城市差异 [1] 指数研究框架与样本选择 - 指数体系以产业指数和消费指数为核心 涵盖产业布局 汽车消费能力 城市影响力三大因素 选取1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 [2] - 产业指数从政策规划 生产制造 智能驾驶 城市吸引力等维度评估 消费指数通过消费潜力 消费能力 消费保障三大维度解读 [2] - 新能源市场区域发展差异巨大 产销分布明显不均衡 产能集中在长三角和成渝地区 消费在长三角 珠三角普及度更高 [2] 城市综合排名分析 - 上海以82.3分位居总榜第一 深圳69.1分第二 广州68.1分第三 北京64.2分第四 [3] - 武汉60.5分 重庆58.1分 合肥56.3分 成都54.6分 杭州54.1分 柳州54.0分位列第五至十名 [3] - 苏州50.4分 天津46.8分 西安45.0分 青岛45.0分 郑州43.6分排名第十一至十五位 [3] 领先城市产业优势分析 - 上海在生产侧处于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核心地位 新能源整车产量全国首位 聚集1.3万家相关企业 芯片产业规模占全国25% [4] - 上海在消费侧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全国第二 车桩比1.36:1 经销商网络发达 [5] - 深圳已形成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拥有比亚迪 华为 腾讯等龙头企业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全国第一 [5] - 广州2021年汽车产量近300万台 连续三年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4% [5] 基础设施与消费特征 - 深圳市车桩比5.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可能制约消费潜力释放 [5] - 广州市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6.4万辆居全国第五 新能源保有量38万辆处于全国中上游 [6] - 北京市因限牌政策新能源消费能力中等 上半年销量不足6万辆 渗透率低于沪深穗 但车桩比2.2:1优于全国水平 [6] 专项指数排名亮点 - 上海广州在政策规划与引导领先 上海生产制造最完备 北京在智能驾驶领域领先堪称"自动驾驶第一城" [7] - 深圳消费能力最强 新能源千人保有量和上半年销量双双第一 [9] - 杭州消费潜力最高 人口增量长三角第一 人均可支配收入新一线前列 汽车保有量增量全国第一 [9] - 武汉消费保障最完备 新能源经销商渗透率15城第一 车桩比0.83:1 [9] 城市发展驱动力分析 - 政策是推动新能源从无到有的最强动力 随着市场发展将弱化推动力转为保障力 [11] - 生产及供应链布局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与地理位置和产业积淀相关且易于固化 [11] - 城市智能化水平和吸引力对吸引高精尖人才和专精特新企业至关重要 [11] - 消费保障能力和消费潜力是除政策外驱动消费发展的关键因素 产品供需匹配是转化潜在消费的必要条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