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修复

搜索文档
总台记者探访丨巴黎圣母院塔楼重开 缮后细节抢先看
央视新闻· 2025-09-20 02:17
当地时间20日,巴黎圣母院的塔楼在历经六年修缮后重新向公众开放。受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和法国文物部门邀请,总台记者在正式开放前登上塔楼探访, 修缮后的塔楼里都藏着哪些细节? 总台记者 朱雪松:我现在在塔楼里的钟楼这一层,旁边是钟楼里两口大钟的其中一口。这口钟重达13吨,铸造于17世纪。在六年前的大火中,这口钟幸免 于难,但上面悬挂它的木质结构被烧毁了。现在,悬挂它的木质结构已经被修葺一新,大钟也被重新安置在上面。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 曾对钟楼和钟声有非常重要的描写。如今钟声重新回荡在钟楼里,让人联想到文学的巴黎,也让历史与现实重新交织。 总台记者 朱雪松:我们现在来到巴黎圣母院一处叫作"森林"的地方。这里是巴黎圣母院主建筑的屋顶。因为完全由木结构组成,所以被叫作"森林"。在六 年前的火灾中,"森林"被完全烧毁。由于安全原因,我们不能进去拍摄。据了解,修复使用了1200多棵橡树,这也是最能体现修复过程难度、精度和艺术性 的地方。 总台记者 朱雪松:站在巴黎圣母院塔楼的楼顶,能够俯瞰巴黎市区的景色。此时此刻我感受到,六年前的这场大火,带给这栋建筑不小的考验,但同时也 赋予它新的生命。巴黎圣母院浴火重 ...
镜观·回响丨用匠心修复时光
新华网· 2025-07-06 14:08
文物保护行业现状 - 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需要长期坚持 强调"慢功夫"和代际传承 [3] -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泸州举行 展示工匠精神 [3] - 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大 平均40.5岁 最小19岁 最大59岁 [5] 人才结构变化 - 决赛293名选手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53% 含45名硕士和1名博士 [9] - 高素质人才加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9] - 年轻从业者如19岁大学生参与专业赛事 [5] 文物保护成果 - 三星堆博物馆近两年修复4000多件出土文物 [7] - 龙门石窟自2005年起建立数字化档案 运用激光扫描等技术留存数据 [20] - 天津大学团队利用无人机采集长城图像 生成三维模型用于研究 [25] 技术创新应用 - 数字化技术实现文物3D打印复原 如龙门石窟万佛洞造像 [22] - AR技术展示长城数字化成果 支持文化遗产展示与病害分析 [25] - 科技手段使文物展示可交互 如三星堆金面具"可听见可触摸"的展览 [23] 地域保护案例 -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开展珐琅器修复 [17] - 山西大同云冈研究院进行铁器修复 [18] - 新疆博物馆运用仪器分析文物材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