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学梦
icon
搜索文档
尘土飞扬中,我写下诗篇(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57
我是一个农民工,也是别人口中的诗人。每天早上6点半,城市还未完全苏醒,我便已穿好工装,骑着 电动车驶向工地,敷设线管、安装导线。飞扬的粉尘中,我手中的切割机就仿佛一根指挥棒,发出的声 音如同交响,誓要"在每一堵墙上埋下伏笔"。哲人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 想,自己的生活该是充实的。一条条粗细均匀的线槽里,蕴藏着城市生长的脉络,也孕育着我的文学之 梦。 工友们常笑我痴,不务正业。确实,我实在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打工人,接活赚钱于我而言从不是第一位 的。他们每个月的日程表都满满的,可我要留那么几天,钻进读书和写作中去。文学,才是我生命的重 中之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庇护所。夜深人静时,自己会对着皎洁的月光发呆。谁能想到,这粗犷的外 表下有一颗向往文学海洋的心。 (责编:白宇、卫嘉) 利用闲暇时刻,我构思行文脉络,不仅不辛苦,反而点缀了枯燥的工作。有时候,灵感就像顽皮的野 兔,猝不及防就蹿到面前,那种又惊又喜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我会抱起它,安抚它,待回到家里, 再慢慢用文字为它营造一个舒适的安乐窝。就这样,一日复一日,我写下了点滴日常、工友际遇,用文 字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过去,我对农民工的身 ...
刘楚昕以获奖感言出圈,心怀梦想的人终会越过山丘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04:14
文学创作与职业发展 - 青年作家刘楚昕凭借虚构类作品《泥潭》获得第二届漓江文学奖,其获奖感言中关于初恋女友的悲情故事引发全网关注 [1] - 刘楚昕从20多岁开始投稿,坚持文学创作十余年,直到34岁才首次获奖,期间遭遇多次拒稿 [2] - 刘楚昕本科和博士阶段均攻读哲学专业,目前在湖北省社科院哲学所从事研究工作,文学创作是其长期坚持的业余爱好 [2] 兴趣与职业的平衡 - 刘楚昕在从事哲学研究主业的同时坚持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业界认可,实现了职业与兴趣的结合 [2] - 社会学中的"意义贫困"概念指人们因缺乏兴趣导致生活乏味,坚持兴趣爱好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3] - 完全放弃主业追求梦想的极端行为并不可取,像刘楚昕这样兼顾职业与兴趣的模式更值得提倡 [3] 成功与坚持的意义 - 刘楚昕的案例显示,长期坚持兴趣爱好可能获得某种形式的成功,但多数爱好者可能终身无法获奖 [2] - 初恋女友遗言"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引发对成功定义的思考,认为无论成败都可成为个人传奇 [3] - 文学创作领域的成功具有偶然性,坚持创作本身已是对抗"意义贫困"的一种胜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