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负担
icon
搜索文档
莫让“数字赋能”变成“数字负担”(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22
数字形式主义问题表现 - 基层干部手机中存在多个政务应用程序 电脑中不同业务系统指令频繁 导致干部忙于打卡签到和拍照上传等任务[1] - 数字平台维护和运营需要持续技术和人才支持 部分地方和部门在数字政务建设中片面追求大而全 缺乏统筹规划 存在重复建设问题[1] - 出现空壳化数字政务平台 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难以发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效用[1] 数字形式主义产生根源 - 政绩观错位和责任心缺失导致形式主义披上数字化外衣 将工作上网等同于改革创新[3] - 热衷于开设名目繁多的政务应用程序 把下载量和点击量视为显性政绩[3] - 考核指标集中在登录率 响应率和点赞率等表面数据上 使数字政务工具沦为装点门面的道具[3] - 数出多门形成数据壁垒和碎片化数字政务 基层干部需在多个端口重复填报同类数据[3] 数字负担具体影响 - 基层干部被签到 转发 点赞以及多头上传表格图片视频等事务绊住手脚[3] - 难以身至一线和心到基层 无法面对面实打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 - 助长指上谈兵和追求虚假数字政绩的不良风气[3] - 空耗行政资源和消磨基层精力 影响党和政府形象[3] 整治措施与解决方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8月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为基层减负制度规范[2] - 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以群众满意度和问题解决率为核心指标[4] - 营造不比键对键有多炫酷而比面对面有多忙碌的干事创业氛围 变痕迹论英雄为实绩论英雄[4] - 坚持系统思维精简整合各类数字政务平台 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数据资源共享[4] - 通过一网通办和一表通用解决多头填报和重复填报问题 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