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务服务跨域通办
icon
搜索文档
东莞“跨域通办”扩容至31座城,近七千事项在莞可办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14:10
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进展 - 东莞东城与韶关新丰签订合作协议,推出172项高频服务事项,覆盖企业设立、医保报销等领域,通过"异地代收代办+指引导办"模式实现全流程闭环服务 [2] - 东莞大朗与韶关乐昌签订协议,双方可异地办理338项事项(大朗办156项乐昌事项,乐昌办182项大朗事项),设立专窗并配备专人负责 [2] - 东莞与深圳合作深化,2024年3月通过"i深圳""i东莞"平台打造跨域融合服务专区,汇聚近70项高频事项,上线后访问量达10万人次 [3] "跨域通办"覆盖范围与创新模式 - 东莞已与31个城市达成合作,实现近7000项"跨域通办"事项在莞可办,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平台支持800余项事项全国自助下单,2024年业务量258宗 [4] - 全国首创自助终端"跨省通办"案例(2020年东莞与武汉上线120项事项),并率先推出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服务,香港居民可通过"粤商通"APP在莞设立企业 [3][4] - 创新"跨域视频办"模式(东莞大朗与江西赣州宁都县合作),通过视频连线降低办事成本 [4] 数字化政务成效与业务数据 - 东莞升级"不见面审批"为"跨省通办"系统,2024年跨域通办业务量近2.7万宗,"莞家政务"自助终端对接多地平台,上线超700项便民服务 [3] - 深圳与东莞合作中,首批实现302项深圳事项和335项东莞事项跨城办理,松山湖设立"深莞通办试点单位" [3] - 标准化物料流转系统使社保转移业务办理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 [1]
呼和浩特“京津冀呼”跨域通办事项增至264项
内蒙古日报· 2025-05-05 00:12
政务服务跨域通办 - 呼和浩特市"京津冀呼"跨域通办事项已增至264项 包括营业执照补领换发 住院门诊费用报销 养老待遇申领 公积金提取等高频事项 [1] - 呼和浩特市本级"京津冀呼"跨域通办窗口延伸至京津冀三地 四地政务服务部门互为支撑 提供全流程受理 审批及代办服务 [1] 服务覆盖范围 - 办事人可通过"京津冀呼"通办窗口远程申办北京市朝阳区 大兴区等13个区 天津市武清区 宝坻区等6个区 河北省廊坊市 雄安新区 唐山市曹妃甸自贸区等28个地市的高频事项 [1] - 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部门提供代为受理 邮寄转办服务 事项范围涵盖企业开办 施工核准 居民婚育 职工社保 执业注册 交通医疗等热点领域 [1] 服务模式创新 - 呼和浩特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京津冀呼"通办窗口采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一体化平台 以"云窗口"远程视频办理为主 全程网办 自助终端和移动端办理为辅的服务模式 [1] - 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异地代收代办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