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

搜索文档
长视频“热度值”第七年,深聊它的破立与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8-03 09:44
行业背景 - 长视频行业"热度值"已成为衡量剧集综合表现的核心指标,从B端延伸至C端观众参考体系[1] - 热度值体系自2018年9月爱奇艺首次推出以来已在行业运行7年,深刻影响内容创作和受众培养[3] 评价体系演变 - 播放量指标存在三大局限:维度单一仅统计点击行为、仅反映累计效果无法体现动态喜好、数据易造假门槛低[4] - 行业改良形成两条路径:播放量提纯(有效播放量/集均播放量)和热度值综合体系(用户互动+多维度播放数据)[6] - 三大平台转型时间点:爱奇艺2018年9月、优酷2021年1月、腾讯视频2022年6月先后关闭播放量改用热度值[7] 热度值机制 - 爱奇艺热度值包含四大维度:付费用户观看行为(正片/预告片等)、视频互动(弹幕/评论/分享)、直播数据、角色热度[10] - 平台算法设计与其发展战略相关,但共同目标是服务用户个性化观看、引导创作者追求高美誉度内容、促进行业去流量化[17] 数据对比分析 - 《六姊妹》案例:CVB收视率4.349%成为剧王,但腾讯视频热度值未破30000,云合数据播放量仅排第六[18][19] - 年代剧《北上》《南来北往》收视率3.615%/2.365%,但爱奇艺热度峰值8960/9950未破万,主因互动数据不足[22] - 高热度值剧《雁回时》(腾讯破30000)和《无忧渡》(爱奇艺9853)播放量仅排第7-8位,靠年轻用户高互动突围[24] 行业启示 - 爱奇艺建立四大热度值殿堂:荣誉殿堂(10000+如《狂飙》)、国民殿堂(9500+如《南来北往》)、人气殿堂(9000+)、佳片殿堂(8000+)[27] - 头部剧仅占市场极少数,多元化剧集需允许指标"对位"而非强求"同步",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6] - 剧集影响力需综合收视率/播放量/热度值/口碑等多维评估,热度值不应成为创作枷锁或舆情风向标[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