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振兴工坊
icon
搜索文档
绵阳加快打造“振兴工坊”:浙川东西部协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3:30
振兴工坊模式创新 - 四川省借鉴浙江"共富工坊"经验推出"振兴工坊",作为衔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创新载体 [1] - 通过东西部协作整合资源要素,形成"资源聚合+要素整合"的双增模式(农民增收、集体增富) [1] - 绵阳市自2025年4月28日首家工坊揭牌后持续开展专项行动,打造共同富裕"大引擎" [1] 非遗文化产业化案例 - 北川云珍羌绣体验馆采用"公司+合作社+绣娘"模式,融合非遗技艺与现代市场需求 [2] - 工坊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500余名妇女及残障人士脱贫,骨干绣娘年收入超10万元 [2] - 通过数字化展厅和村播基地平台,实现1200名专业绣娘系统化培训,产品覆盖服饰、家居等领域 [2] 闲置资源盘活实践 - 平武县绵阳合佳纺织品将闲置校舍改造为袜业基地,2024年底投产后创造600万元销售产值 [3] - "村级组织+企业+农户"模式吸纳60名村民就业(含12名脱贫户、8名残疾人),人均月收入3500元 [3] - 计划新增30个岗位并建设技能培训中心,形成"劳动增收+资产增值"可持续路径 [3]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 北川安福魔芋通过"技能培训+计件薪酬"模式,弹性工作制提供20-40个岗位,村民月均增收3000元 [4] - 覆盖长三角及23条航空航线的销售网络推动订单饱和,计划扩建工坊新增20个岗位 [4] - 实现包装、质检等技能培训50余人,精准对接企业用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 [4] 茶产业多元价值开发 - 北川苔子茶文化中心构建"种植+加工+体验+销售"全产业链,茶农通过茶艺培训实现收入翻倍 [5][6] - 2025年盖头山村茶园产量达300吨,带动超千万元销售额,发展茶研学与农家乐业态 [6] - 东西部协作预计新增百余户农户加入产业链,强化"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效应 [6] 区域协同发展成效 - 绵阳市通过村企结对共建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6] - 集成东西部协作力量形成支持体系,推动"就业增收+技能提升"双丰收模式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