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驱动经济

搜索文档
如何看待海外债市异动和美国经济“新常态”?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全球债市 包括美国 欧洲 日本国债市场[1][2][4] * 美国科技行业 涉及芯片 稀土 军工领域企业如英特尔 美光 MP Materials 洛克希德马丁[8][9] * 欧洲制造业 受再武装计划影响[6] * 日本汽车市场 承诺向美国完全开放[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财政与债市波动 * 多国财政纪律约束遭反对导致政局不稳 推动国债利率上行 法国政府削减赤字提案遭议会反对引发总理下台 英国工党上台后尝试削减福利但因经济下滑被迫恢复 日本反对党掌握立法权后主张财政宽松和降低消费税[1][2] * 欧洲国债供给扩张难以吸引外资 只能靠内部消化 放大利率波动 美欧贸易协定使欧洲处境恶化 政治和军事前景预期下降[4][5] * 日本财政压力增加 签订对美国优惠贸易协定 承诺投资5500亿美元 加征关税至15% 美国对投资流向拥有完全决定权 投资收回前两国平分利润 收回后美国分得90%利润[6] 美国经济动能转变 * 美国经济核心动能转为投资驱动 信息技术和软件设备投资对GDP贡献超过消费 二季度GDP同比增速2.1% 环比折年增速3.3%[7] * 美国政府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通过增持民营企业股权和提供补贴主导企业投资 加速制造业回流 涉及芯片 稀土 军工等国家安全及核心科技领域[8][9] * 科技企业投资加速 日本承诺到2029年1月前投资5300亿美元 平均每年超1000亿美元 支撑美国私人部门投资保持强劲[10] 就业与消费市场 * 美国就业数据未显示衰退信号 劳动力市场压力指数显示仅8个州触发萨姆规则 远低于30个州的警戒线[3][7] * 新增非农就业中枢下降 投资创造就业岗位低于服务业 制造业增加值1%带动0.28%就业增长 服务业增加值1%带动0.57%就业增长[12] * 消费市场面临多重逆风 学生贷款豁免政策失效涉及2700多亿居民债务 还款负担抑制消费[11] 货币政策展望 * 美联储降息预期需合理控制 市场预期年内三次降息 但合理应为两次 11月降息可能落空 通胀粘性不可小视[13] * 缩表政策可能调整 银行准备金规模约2.7万亿 若占GDP比重降到7%以下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 9月底前财政存款抽掉2000亿流动性 加上每月400亿缩表及企业缴税季 准备金或碰到压力位[14][15] * 停止缩表每月带来约400亿流动性增量 配合SOR调降 系统重要银行释放1万亿以上扩表能力[15] 资产走势与汇率 * 看好美股和美元指数走强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同涨 呈现双牛格局 A股与美股也呈现双牛格局[4][17] * 人民币CIPS汇率综合指数维持在96~97位置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升至6.9到7.0区间[17] * 海外债市波动强化美元 美股走势 欧日财政趋宽松但货币政策趋紧 在贸易谈判中牺牲自身利益强化美国例外论[16] 其他重要内容 * 欧洲制造业PMI从3月起反弹 与再武装计划带来的信用扩张和经济提振相关[6] * 日本央行对降息态度边际变化 更加关注实际物价走势而非潜在通胀 CPI持续高于3%可能需要再加息[6] * 美国长端利率震荡受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事件影响 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