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慢性压力
icon
搜索文档
7条越早知道越好的道理
36氪· 2025-08-21 23:18
核心观点 - 文章提出7条基于个人经验总结的生活和工作原则 强调概率思维、主动行动、过程导向、优先级管理、心态调整及快乐追求的重要性 [1][2][4][6][8][13][16][20] 概率思维框架 - 任何事件受多重因素影响 其中可控因素仅占部分概率(例如假设性案例中可控因素占比20%)[2] - 核心策略是通过行动提高好事发生概率(如健康管理中锻炼降低生病概率4%)而非追求100%确定性结果 [2][3] - 需将行为与结果松绑 接受概率结果并专注可控因素的概率优化 [2][3] 机会获取机制 - 机会获取需主动展示自身能力 通过持续尝试(如抽奖机制中的多次参与)累积成功概率 [4][5] - 在决策关口选择"试一试"而非放弃 使微小概率(5%-10%)通过积累实现方向性倾斜 [4][5] 过程与结果平衡 - 过度注重结果会拉高期望值 导致实际奖赏与预期落差产生幸福感下降 [6] - 建议聚焦过程体验(才能发挥、问题克服、成就感) 将结果视为额外奖赏而非核心反馈源 [7] 行动优先原则 - 复杂事务需回归简单直接目标(如写作本质是多写) 避免陷入过度分析的思维怪圈 [8][10] - 将行动作为默认选项 通过行动反馈调整策略 比单纯方法论更有效 [10][11][12] - 健康维护可通过基础行动实现(身体活动、情绪管理、大脑刺激)无需复杂方案 [8][9] 资源优化配置 - 二八定律适用:80%质量由20%关键事项决定 完美主义导致资源错配 [13] - 需区分重要事项(追求完美)与次要事项(合格即可) 通过经历复盘培养优先级判断力 [13][14] - 降低对他人期待的过度关注 优先对自身负责并允许犯错学习 [14][15] 心态影响问题解决 - 大脑对困难的应对模式取决于主观判断:认为可控时激发兴奋状态(120%能力发挥) 认为不可控时进入慢性压力状态 [17][18] - 建议将问题重构为能力测试挑战 通过兴奋态释放能量而非强制冷静 [19] 快乐价值重估 - 传统"有用"导向(成绩、收入)可能导致生活满足感缺失 [20] - 建议投入10%-20%时间探索新领域 关注过程快乐而非投入产出比 [20][21] - 快乐本身就是重要收获 生活应注重渡航过程的趣味性而非单纯目标达成 [21]
分享一个很小众、但值得每个人培养的能力
36氪· 2025-08-15 02:48
在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场景一: 面对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你试验了一种可能性,失败了。你是会沉溺在挫折感和无力感之中,还是 能够立刻振作起来,动脑尝试新的做法? 场景二: 你相信一个旧的观念,突然间,在短时间内接收到大量对它不利的证据和信息,你是会把自己的双眼蒙 上,假装看不见,还是会对这个观念进行怀疑? 场景三: 当你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安排,突然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打乱你的规划。你是会觉得非常生气,情绪 失控,迁怒于别人,还是能够立刻恢复冷静,重新安排后面的事情? 不难看出,这三个场景中,其实有着一个共性,它们都需要一种这样的能力:能够迅速摆脱对于旧情 景、旧情绪的沉浸,把注意力切换到新情境里面,思考和处理新的问题。 这种能力,就叫做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也是每个人都值得培养的能力。 01 什么是认知灵活性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心智,在两种或多种不同概念、视角、观念之间来回切 换的能力,也就是脱离旧状态、适应新状态的能力。 为什么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应对压力、面对挑战的心态和行为。 我们产生压力,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