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型关大捷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2025-09-07 22:16
文章核心观点 - 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灵丘乔沟伏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歼灭日军1000余人并击毁汽车100余辆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极大振奋全国抗战信心 [2][3][4] - 该战役通过"拦头斩腰断尾"战术实现伏击 主战场乔沟地形险要且战略地位关键 是日军运输兵员及物资的必经通道 [4][6][7] - 战役精神体现为国家至上、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 其历史价值通过纪念馆、文物展陈及红色教育传承至今 [9][11][12] 历史事件与战略部署 - 八路军第115师参战将领平均年龄28岁 包括杨得志(26岁)、李天佑(23岁)等年轻指挥官 装备简陋但战术部署周密 [6] - 乔沟古道长4公里 沟深20-30米且最窄处仅容一车通行 南坡设伏形成包围圈 暴雨天气增强隐蔽效果 [4][6] - 1937年9月25日拂晓发动突袭 685团阻击回援 686团主攻日军主力 687团断尾阻援 最终通过白刃战和反复冲锋取胜 [7] 文物与历史传承 - 纪念馆收藏关键文物包括杨勇将军的缴获军毯(伴随其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及"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奖旗(授予685团2营5连) [9][10] - 5连连长曾贤生率突击连肉搏敌军 全连130余人仅存30余人 其舍生忘死事迹成为精神象征 [10][11] - 灵丘县捐赠12件革命文物至纪念馆 烈士陵园名录墙记录牺牲者姓名 部分战士成为无名英雄 [12] 红色教育与文化延续 - 白崖台村作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 村民自编情景剧还原支援前线场景 包含自制道具及历史场景再现 [14][15] - 红色记忆展馆挖掘本土故事 如村民曾槐为八路军带路后入党 后成为纪念馆首批义务讲解员 [15][16] - 灵丘县开展"红色文物进校园"活动 举办抗日战争儿童团特展 覆盖城镇二小等学校学生 [17] 社会影响与当代价值 - 平型关大捷扭转"亡国论"和"恐日病"舆论 证明共产党抗日能力 增强全国军民信心 [4][11][12] - 纪念馆年接待研学团队如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实践团 通过微党课和沉浸参观传递历史精神 [5][17] - 青少年参观者表达"铭记与珍惜"的感受 体现红色教育对新一代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