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本土化困境

搜索文档
【法治之道】家族信托设立合规才不会被击穿
证券时报· 2025-08-11 17:51
核心观点 - 家族信托资产因司法执行被划扣 引发市场对信托财产独立性的质疑 但个案存在误判可能 信托制度本身仍具合法性基础 [1][2][3][4] 司法执行案例 - 江苏南通行贿及合同诈骗案中 当事人4000多万元信托资产被当作存款强制划扣 [1] - 山东聊城非法行医案中 1000多万元违法所得从家族信托中被追缴 [1] - 两案例均涉及用非法所得设立信托 南通案中法院表述存在"委托第三方保理的家族信托基金"等专业术语混淆 [2][3] 信托财产独立性争议 - 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自有财产的特性被营销话术宣传为债务隔离工具 [1] - 司法实践中存在跳过法定程序直接穿透执行信托的现象 可能损害无辜受益人权益 [3] - 国际上有先例可循 如新加坡高等法院击穿张兰家族信托案 [3] 法律合规框架 - 《信托法》规定设立信托的财产必须为委托人合法所有 非法财产设立的信托自始无效 [3] - 委托人设立信托损害债权人利益的 债权人有权申请法院撤销 [3] - 金融机构设立时执行反洗钱检查 但难以实时识别资金来源违法性 [2] 行业影响 - 高净值人群对家族信托的债务隔离功能产生疑虑 可能影响投资积极性 [1] - 信托被滥用于逃废债务的风险客观存在 但不应否定其合法功能 [4] - 设立家族信托需确保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避免注入不明资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