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琴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更精准丈量太空 我国获得宇宙探索新进展
央视网· 2025-08-17 08:35
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利用激光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探测到直径10厘米的角反射器并成功接收回波信号 [1] - 科研团队通过精确测量激光脉冲往返时间计算地月距离 精度较上一代反射器更高 [3][6] - 激光测月试验中发射的上千亿光子仅有极少数返回 团队使用高灵敏度单光子探测器识别微弱信号 [8] 国际地位 - 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完成月球激光测距的国家 仅次于法国、德国和美国 [4] - 新一代10厘米孔径实心单体反射器较传统拼接式反射器具有更小反射截面积和更高测量精度 [6] 科研应用 - 角反射器作为宇宙参照物 为研究引力及地月系统演化提供高精度测距数据 [3][10] - 该技术为天琴计划组成部分 将为未来太空引力波探测奠定基础 [10]
我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回波信号
人民日报· 2025-08-14 21:45
天琴计划技术突破 - 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于8月13日首次成功探测到美国投放的新一代月球激光反射镜NGLR-1的回波信号[1] - 首次探测时段获得17个距离测量值 第二次探测时段获得38个距离测量值 累计获得55个有效数据点[1] - 此次探测为理解引力时空结构和月球内部演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1] 天琴计划背景与目标 - 天琴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提出 是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2] - 计划于2035年前后在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部署3颗卫星 构建边长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2] - 将建成空间引力波天文台 开展基础物理和宇宙学前沿研究[2] 月球激光测距历史 - 上世纪美苏在月球放置了5个激光反射器阵列 天琴计划团队于2019年完成对这些反射器的测量[1] - 美国于2024年3月将新一代激光反射镜NGLR-1投放到月球表面[1] - 本次成功探测标志着中国成为首个实现新一代反射镜测距的国家[1]
中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回波信号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11:02
技术突破 - 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NGLR-1的回波信号并确认测距实验成功[1][3] - 初步获得17个距离测量值后因天气暂停 随后再次获得38个距离测量值[3] - NGLR-1为孔径10厘米的实心单体结构 相比上一代拼接式反射镜目标更小且观测难度更大[4] 国际地位 - 中国成为继法国 德国和美国之后第四个实现对该合作目标测量的国家[1] - 2019年天琴计划团队已完成对月球上5个传统激光反射镜阵列的测量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完成该实验的国家[3] 科学价值 - 新一代反射镜可消除因月球天平动效应造成的距离展宽 提供更高测距精度[4] - 激光回波数据为研究引力 时空 月球内部及地月系统演化提供关键支撑[3] 项目背景 - 天琴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提出 预计2035年部署三颗卫星构成17万公里等边三角形星座[4] - 本次成果属于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的组成部分[4] 设备更新 - NGLR-1由美国"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于今年3月2日投放 是月球上第六块激光反射镜[3] - 传统反射镜由美国和苏联在上世纪放置共5个阵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