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经理公奔私
icon
搜索文档
800基金经理“公奔私”:36人站上百亿元平台,谁的业绩更好
华夏时报· 2025-07-25 02:08
基金经理"公奔私"现象 - 安信基金王牌基金经理张翼飞卸任全部6只在管产品,掌管资金超300亿,业内推测其或将转投私募行业 [2] - 截至2025年6月末,私募行业共有863位拥有公募背景的基金经理,管理320只展示业绩的私募产品,其中36位在百亿私募任职 [2][3] - 具备公募从业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较年初新增47人,其管理的产品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11.17% [3] 头部私募机构人才吸纳情况 - 高毅资产汇聚6位公募系大将(邱国鹭、邓晓峰等),管理规模超千亿,成为最大人才吸纳平台 [3][4] - 睿郡资产形成"公募+券商"混血基因,吸引兴全系元老杜昌勇、"兴全三杰"董承非加盟 [4] - 百亿私募容群资产、勤辰资产、春理投资分别拥有5位、3位、3位"公奔私"基金经理 [4] "公奔私"核心动因 - 私募激励机制更具吸引力,采用高比例业绩分成模式 [5] - 私募投资自由度更高,在产品设计、策略和仓位管理方面操作弹性更大 [5] - 成熟基金经理寻求个人品牌价值最大化,私募提供自立门户平台 [5] 绩优"公奔私"基金经理表现 - 21位基金经理近三年平均收益达31.31%,十强门槛24.34%,深圳善择私募杨萍、睦沣投资李振岳、荒原投资凌鹏位列三甲 [6][7] - 近一年收益十强中,紫阁投资徐爽领跑,33位基金经理平均收益23.62%,十强门槛29.24% [8] - 2025年上半年十强平均收益9.18%,复胜资产陆航以压倒性优势夺冠 [8] "公奔私"转型挑战案例 - 原"公募一哥"王亚伟奔私后业绩下滑,千合资本逐渐失去投资者信任 [9] - 合远基金管华雨产品遭大幅回撤,多只基金规模缩水沦为"迷你基" [9] - 运舟私募周运波产品单位净值跌破1元,显示市场适应性挑战 [9]
招商基金百亿新秀翟相栋将离任?公募名将为何频频出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4:01
基金经理变动 - 招商基金公告增聘陆文凯为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与翟相栋共同管理该基金 [1][3] - 翟相栋管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三年,规模从不足4000万元增长至百亿元级别,任职回报达117.90%,年化回报27.24%,同类排名第5 [1][4] - 2025年以来多位公募名将离任,包括中欧基金曹名长、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安信基金张翼飞等,部分基金经理可能转投私募 [1][7] 基金经理业绩与策略 - 翟相栋采用高赔率配置策略,自上而下结合自下而上选股,历史持仓集中在TMT、国防军工、消费板块 [4][5] - 陆文凯以均值回归思维为核心,偏好TMT、国防军工、公共事业、食品饮料等行业,将采取逆向投资策略 [6]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2023年、2024年收益率分别为27.25%、30.16%,2025年以来收益率达20.19% [4] 公募行业趋势 - 公募基金转向团队化运作,持续"去明星化",部分基金经理选择加盟大型基金公司或转投私募 [2][9] - 私募激励机制更具吸引力,采用高比例业绩分成模式,投资自由度更高,对绩优基金经理有较强吸引力 [2][9] - 基金经理"公奔私"现象增多,部分基金经理寻求个人品牌价值最大化或职业发展突破 [9][10] 基金经理职业发展 - 翟相栋可能卸任在管产品,职业生涯下一程或是私募 [1] - 安信基金张翼飞离职后或"奔私",此前管理规模超300亿元,占公司总规模三分之一以上 [7][8] - 私募行业为基金经理提供创业平台,可实现从"打工人"到掌舵者的转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