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数据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来数加工、数据出海,临港用什么吸引这些产业加速集聚
第一财经· 2025-08-19 02:42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全球数据产业正经历布局调整与需求爆发 海外数据处理需求旺盛且加速向成本更优地区转移外包 国内企业承接海外数据加工及IP运营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 -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因人力与算力成本过高且承载能力有限 无法满足欧美市场大量数字业务诉求 东南亚国家虽成本低但基础设施薄弱且人员素质不足[2] - 临港新片区通过制度创新整合数据跨境流动优势 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且安全合规的国际数据加工解决方案[3] 业务模式与案例 - 临科智华从事"来数加工"业务 将海外原始数据加工为可用数据产品 通过专线实现数据跨境流动而不入境 员工已达300名[1] - 客户结构中国内外各占50% 主要需求来自大模型企业和智能驾驶企业[4] - 君跃胜辉以临港为基地在东南亚5国开展广告数据业务 完成3个月测试并交付2期多语种数据 业务流程包含海外数据采集、AI筛选标注及人力二次加工[5][6]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已为25家企业开通38线专用通道服务[1] - 搭建国际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包含核心节点(已实现与香港新加坡东京互联互通)、边缘节点和业务专区 通过物理隔离和电子围栏提供全套解决方案[7] - 推出国际数据专线"团购"模式 帮助企业减少1个月专线申请时间与80%专线资费 配套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贴及"0租金"产业空间[8] - 发布《建设方案》提出5维度15条举措 破解数据跨境流通核心堵点[8] 竞争优势与人才储备 - 临港具备人才储备优势 大学城能提供英语及小语种标注人才 满足数据标注业务对专业能力的要求[9] - 数据标注业务需复合型人才 如数学大模型标注要求数学背景 小语种业务需语言能力[9] - 通过低成本专线提供低时延、宽带宽、低丢包率的稳定生产环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