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唱
icon
搜索文档
汪苏泷和张碧晨在争什么,我搞明白了
36氪· 2025-07-30 00:55
原唱与原创,孰轻孰重?又或者二者其实都不重要,对于音乐来说,唱出打动人的原始情感,才是唯一重点。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演唱会的争议,以为不过是一场蒙面演唱会官宣后的质疑、一次网红歌手翻车,直到这场闹剧的走向逐渐偏离原点,成了大家都耳 熟能详的娱乐话题。 如果上天能给旺仔小乔再一次机会,不知道她还会不会坚持说 那句话——"我发一百遍《年轮》也只会写张碧晨原唱"。 喜欢学习的同学有福了。现在正是学习"蝴蝶效应"的大好时机,新鲜例子就在眼前。(图/@旺仔小乔 评论区截图) 7月上旬,拥有2300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旺仔小乔 宣布举办个人演唱会,演出将以不露脸的形式进行。最低票价为268元,最高票价968元。 缺乏原创歌曲的翻唱网红开演唱会、蒙面演出难以保证真唱质量、被质疑的高票价等一系列槽点,瞬间让旺仔小乔陷入舆论争议。这本来是常见的"割粉 丝韭菜"套路,但随着旺仔小乔几年前关于歌曲《年轮》的评论被扒出,事情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走向。 (图/视频截图) 当时,在回复网友评论时,旺仔小乔坚称《年轮》由汪苏泷创作,但原唱是张碧晨,还强调 "我认定的事不会改"。随后#旺仔小乔说年轮原唱不是汪苏泷 词条冲上热搜,阅读破亿,变成 ...
从“年轮”到“旋涡”:汪苏泷与张碧晨的原唱之战,争的到底是什么?
36氪· 2025-07-28 07:16
《年轮》原唱之争事件分析 事件核心争议 - 网红歌手旺仔小乔引发争议,QQ音乐平台对《年轮》张碧晨和汪苏泷版本的"原唱"标签进行多次调整,张碧晨版一度改为"演唱者",汪苏泷版标注为"原唱",引发热搜 [2] - 汪苏泷团队声明《年轮》为"双原唱"并宣布收回授权,同时提及《梦幻诛仙》也为"双原唱"歌曲 [3] - 张碧晨工作室反驳称张碧晨是《年轮》"唯一原唱",依据是2015年首个公开发行版本且合同无多版演唱者约定,但认可《梦幻诛仙》为"双原唱" [3] - 张碧晨工作室后续声明张碧晨享有全球永久演唱权但"今后将不再演唱",旺仔小乔发文致歉 [4] "原唱"定义与行业惯例 - 百度百科定义"原唱"为首次公开发行时完成首个录音版本的行为主体,但该定义非法律明文规定,更多依赖市场认知与行业惯例 [6][9] - 实体唱片时代"原唱"通常指首个发行的录音版本演唱者,互联网时代发行门槛降低导致多版本并存现象 [10] - 影视OST行业存在"双原唱"或"多原唱"惯例,如《知否知否》有胡夏/郁可唯对唱版及单独版本,《永夜星河》有王心凌、张远、丁禹兮等多版本 [11][13][16] - "双原唱"认定需满足:同一时间段制作、发表时间接近、为同一影视/游戏主题、收录于同一OST专辑 [17] - 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且《年轮》男女版为《花千骨》OST同期计划,行业认可其"双原唱"主张 [18] 版权与授权问题 - 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有权收回授权,法律上可停止对外许可演唱,但需注意对已授权第三方的违约风险 [21] - 张碧晨主张的"永久演唱权"可能是行业合同中常见的附加权利,如特定场景下的永久演唱许可,但需明确授权范围是否合法 [23] - 影视OST合同中常见片方要求永久授权用于宣传,张碧晨的"永久演唱权"可能源于此类约定 [25] 行业影响与启示 - 事件凸显音乐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对"原唱"定义需结合发行时间、合同约定、创作背景及行业惯例综合判断 [18] - 法律框架下需通过完善合同明确权利边界,避免超范围授权或单方违约风险 [25] - OST制作中多版本演唱需提前约定权利分配,如《梦幻诛仙》明确"双原唱"性质 [3][13]
十年后告别《年轮》,“是有缘却无分”
36氪· 2025-07-28 02:58
事件背景 - 网红旺仔小乔因演唱会票价过高和不当言论引发粉丝流失 三天内掉粉超过60万[5] 其2021年关于《年轮》"原唱依然是张碧晨"的言论被重新挖掘 导致QQ音乐平台取消张碧晨原唱标签并引发版权争议[2][5][7] - 汪苏泷工作室于7月25日宣布收回《年轮》授权 张碧晨工作室随后声明拥有永久演唱权但选择不再演唱该歌曲[7][38][45] 版权归属争议 - 争议焦点在于《年轮》"原唱"定义:张碧晨版本于2015年6月15日首发[23][29] 汪苏泷版本于2015年6月30日发布[23][33] 根据行业惯例"原唱"指首次公开发行作品的歌手[15][40] - 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中心(ISRC)显示两个版本均于2015年注册 张碧晨版本编码CN-Z17-15-00038 汪苏泷版本编码CN-F18-15-02626[25][26] -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登记显示张碧晨为演唱者 汪苏泷仅登记为词曲作者[23] 法律层面分析 - 我国著作权法未明确定义"原唱"概念 行业惯例中平台通常将首个录制并公开发行版本的歌手标注为原唱[40] - 词曲著作权归属汪苏泷 表演者权归属张碧晨 但表演者权需获得词曲著作权人的表演权许可[41][42] - 张碧晨声称拥有"全球范围内永久演唱权" 但该权利有效性取决于其合约方是否获得汪苏泷的合法授权[42][43]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音乐产业中表演者权与词曲著作权的复杂关系 以及OST制作中常见的"双版本"模式权属模糊问题[7][40][41] - QQ音乐平台操作变化:先取消张碧晨原唱标签 后标注为"双原唱" 反映平台对行业惯例的执行缺乏统一标准[7][40] 商业后果 - 汪苏泷收回授权可能涉及违约风险 具体取决于原始授权合同条款约定[44][45] - 事件导致十年经典作品《年轮》面临演唱终止 对双方艺人商业声誉及作品传播产生负面影响[38][45]
张碧晨方再回应:享有《年轮》永久演唱权,将不再演唱该作品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7:46
事件背景 - 事件源于拥有超2000万粉丝的网红"旺仔小乔"在回复网友评论时称《年轮》由汪苏泷创作但原唱是张碧晨 [2] - 7月22日"旺仔小乔说《年轮》原唱不是汪苏泷"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双方粉丝争议 [2] - 7月25日汪苏泷方宣布收回《年轮》授权暂不授权该作品做任何演唱 [5] 双方立场 - 张碧晨方坚称张碧晨为《年轮》的"唯一原唱"并提供时间线梳理及相关证明资料 [6] - 张碧晨版本于2015年6月15日上线汪苏泷版本于2015年6月30日上线 [7] - 汪苏泷方坚持《年轮》为男女"双原唱"的立场 [6] 法律与行业分析 - 我国目前并无单行法专门定义"原唱"但可适用《著作权法》与《民法典》的体系解释 [9] - 《著作权法》第40条规定首次录制并公开发行录音制品的演唱者享有"录音制作者权"中的表演者权 [9] - 《民法典》第1023条规定禁止在翻唱时以误导方式隐匿"首次公开发表的表演者身份" [9] - 行业惯例采用"时间优先"原则以录音制品的首次公开发行时间为准 [9] - 张碧晨方证据可证明"女声版首发"事实但不能排除"多原唱"可能 [10] - 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及版权人其发行的男声版同样符合原唱定义 [10] - 业内专家认为张碧晨确实是首个公开发行并广泛传播该歌曲录音版本的歌手 [11] 后续发展 - 张碧晨工作室声明张碧晨依法享有该歌曲在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演唱权利 [6] - 张碧晨女士今后将不再演唱该歌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