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

搜索文档
中国人的“原则上”(中文角)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9 07:33
你有没有注意过这个有趣的语言现象:当中国人说"原则上可以",言下之意是实际可能行不通,别太乐 观;说"原则上不行",潜台词是并非毫无余地,存在操作空间或是变通办法,事在人为。总的来说,这 两句话都带着点儿"这事儿挺为难"的意味,需要听者继续追问或采取补充行动。 中国人的"原则"难道是根橡皮筋?为什么这么有弹性?其实,这看似绕弯的表达方式,藏着特定现实逻 辑与文化习惯。 在客观层面,既定的规则与实际情况之间有时存在落差,要么生硬武断,要么难以落地。而一句"原则 上"恰好为执行预留了弹性空间,且说话者也避免了绝对化表态引起的摩擦,这就是缓冲的智慧。 生活里常有这样的场景:小区保安拦下外卖员,说"原则上外卖不让进小区",这时小哥如果解释一 句"客户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那么小区的铁门可能就会缓缓开启;请人帮忙办事,对方若答"原则 上可以,但是……"你就得重点听转折后面的内容,做好心理准备:这事儿面临着不少困难。 可见,中国人其实是很重视原则的,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先亮明规则底线,再为特殊情况留足回旋 余地,有效避免了"一刀切"的僵化。 "原则上"是一种委婉表达。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层面,反映出中国人骨子里以和为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