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凝胶类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头部医美机构专家 - 探索行业需求新方向
2025-08-27 15: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医疗美容行业 公司为头部医美机构[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医美市场整体表现不佳 行业营收增长面临挑战 预计与去年同期持平 难以实现5%以上增长[1][6] * 7月份营收增速放缓 客流量增速保持在8%左右 但客单价持续下降[3] * 8月份客流量增速也有所放缓 预计营收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表现不太理想[3] * 手术类整形外科项目出现明显下滑 非手术类项目如光电治疗客流量增速仅在2-3个百分点左右 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下降[4] * 无论是全国性连锁机构还是轻医美为主打的机构 其营收增速普遍放缓 有些甚至出现下降趋势[5] 应对策略与未来预期 * 机构通过8月底至9月中旬的大型促销活动积极应对七八月淡季 期望9月、10月能成为新的增长点[7] * 往年9月增速可观 如2023年9月增速达25% 2024年为14% 今年九十月份也有望延续这一趋势[7] * 集团层面战略包括持续拓展门店 2025年将扩展5至6家新店 并通过淘汰旧产品线、引入新产品线及代工生产来保证利润率稳定[41] * 在严格监管下 有合规的新产品推出对行业整体增速更有利 集团认为做好医疗本质和服务 行业未来仍有机会[41] 利润率与成本控制 * 当前利润率下降至7-8%左右 主要由于手术整形收费占比降低导致[8] * 为稳住利润率 采取与上游厂商谈判采购价格、淘汰无利润产品线、引进高利润高单价产品线等措施[8] 重点产品销售情况 * 少女针(伊妍仕)1-7月销量同比下降16% 终端价格降至7,990元左右 采购价维持在3,400到3,500元之间[11] * 乳白天使(艾美克卢白天使针)1-7月销售数量同比减少2% 终端价格已降至7,000元以下 采购价格基本维持在2,700元左右[12] * 苏颜萃(高登美 Sculpture 素颜萃)7月开始大批量上市 采购价格在4,000多元 终端定价为21,800元 利润空间充足[13][14] * HITTY产品线1-7月销售数量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 其中HITTY 1.0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HITTY 1.5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HITTY 2.5从6月份开始明显下降[19] * 4毫克提纯胶原蛋白预计2025年增速约为15% 低于去年的61% 但仍是使用量最大的品类[2][28] * 10毫克胶原蛋白占整体用量15%左右 17型占10%左右 6毫克占6%左右 增长较快[29] * 肉毒素市场增速稳定 同比去年增速为10% 但利润空间微乎其微 保妥适占比最高为48% 乐提葆占比30-35% 吉士占比17%且增速最快为16%[37] 产品竞争与替代 * HITTY 1.5销量下滑主要由于市场上出现竞品(如格格针)能够保证利润空间 而HITTY 1.5几乎没有利润空间[20] * HITTY 2.5面临基础水光和复配水光等新产品的竞争 采购成本较低且效果不错 使其失去优势[20] * 泰国泡泡针前七个月实现了10%的增长 主要得益于其品牌力以及抗氧抗糖需求[22] * 真爱苏菲已经上市 计划与其合作以补充艾舒菲童颜针用量 预计采购价格将低于当前艾舒菲4,900元左右 终端成交价约为14,000至15,000元[23] * 卢森天斯声量和销量均不理想 在求美者中的接受度较低[24] * 再生童颜类产品总体上没有显著后遗症或并发症 不同品牌主要区别在于微球形态和注射后的炎症反应[27] 胶原蛋白品类发展 * 预计明年会有更多动物源性胶原蛋白注册证获批 但重组胶原蛋白尚无明确消息能在今年获得注册证[31] * 未来一年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可能不会有太多新竞品出现 有助于现有重组胶原蛋白保持较高增长率 预计行业整体增速可维持在35%-40%[31] * 动物源性胶原蛋白由于单价高、产能少且有过敏风险 增长速度相对平稳 呈小幅度增长趋势[33] * 交联类胶原蛋白产品(如4毫克规格)复购率已经超过80% 动物源性胶原蛋白整体复购率较高(如双美品牌复购率维持在75%以上)[35] 设备与采购 * 头部医美机构选择设备时会结合使用进口和国产设备 现阶段仍以外资品牌为主(如赛诺秀、赛诺龙和欧洲之星)[40] * 对于超声类产品 由于国外公司没有拿到注册证 国内几家公司如美拉美和半岛的产品会被采购[40] * 如果未来像乐普医疗这样的公司获得PDRN合规三类证 将有强烈采购意愿[39] 行业结构与模式 * 中小公司需要转型 专门做轻医美子品牌的企业增速不错 也在拓展门店 关键是抓住流量和消费者需求[42] * 信阳模式符合当前市场需求 通过互联网引流并定价略低于市价 具有发展机会 但需内部精细化管理及医疗质量把控[43] * 头部医美机构通过多年沉淀积累了大量专业医生和人员 并建立了品牌力来确保医疗质量[44] 其他重要内容 * 凝胶类产品尚未进入大多数医美机构 由于单价较高(每盒两毫升约2万元)且缺乏成熟的销售体系和认证 许多机构仍处于观望状态[36] * 恒力肉毒素因利润空间低而采购量减少 目前主打进口品牌[38] * 熊猫针的销量不可逆地出现了下降 在几款嗨体产品线中的占比也不高[21]